当前位置:第一药 > 中药大全 > 正文

鲳鱼

[Chānɡ Yú]

鲳鱼别名:昌候鱼、昌鼠、狗瞌睡鱼、鲳鳊、镜鱼、平鱼、白昌、叉片鱼。 鲳鱼的功效与作用:①《本草拾遗》:肥健,益气力。②《本经逢原》:益胃气。③《随息居饮食谱》:补胃,益血,充精。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炖服,30-60g。

鲳鱼图片

鲳鱼英文

pomfret,Silvery pomfret

鲳鱼来源

为鲳科动物银鲳的肉。

鲳鱼产地分布

生态环境:为近海中下层鱼类。常栖息于水深30-70m潮流缓慢的海区内。以小鱼、水母、硅藻等为食。有季节性回游现象,生殖期5-6月。怀卵量11.7-21.8万粒,卵浮性,径1.6-1.9mm。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海、南海。

鲳鱼功效与作用

①《本草拾遗》:肥健,益气力。

②《本经逢原》:益胃气。

③《随息居饮食谱》:补胃,益血,充精。

鲳鱼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或炖服,30-60g。

鲳鱼性味

味甘、性平

鲳鱼归经

脾;胃经

鲳鱼图片

鲳鱼药物形态

体短而高,极侧扁,略呈菱形。体长约20厘米。头较小,侧扁而高。吻短、圆钝,稍突出于下领之前。眼小,侧位。眼间隔呈大的弧形隆起,鼻孔小,每侧各2个,前鼻孔圆形,后鼻孔呈裂缝状。口小,微斜。上颌骨达眼前缘的下方。两颌各有1行细齿,排列紧密。鳃孔小,鳃耙短弱,排列稀松。鳞细小,圆形,极易脱落。侧线鳞110~130,侧线位高,几与背缘并行。背鳍Ⅸ~Ⅻ,Ⅰ-42~48,起点略在臀鳍起点前方。臀鳍Ⅵ~Ⅶ,Ⅰ-41~46。背鳍、臀鳍同形,鳍棘均呈截形,鳍条部前端皆隆起呈镰刀状。胸鳍长大,24~27。无腹鳍。尾鳍17,分叉很深。体银白色,上部微呈青灰色,多数鳞片上有细微的黑色小点。

鲳鱼化学成分

银鲳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及二甲胺(dimethylamine),甲胺(methylamine),异丁胺(isobutylamine),乙胺(ethylamine),二乙胺(diethylamine)。

鲳鱼相关论述

1.《本草拾遗》:肥健,益气力。

2.《本经逢原》:益胃气。

3.《随息居饮食谱》:补胃,益血,充精。

鲳鱼注意事项

鲳鱼子慎服。

鲳鱼出处

《本草拾遗》

鲳鱼治疗疾病

相关中药材

鲤鱼

鲤鱼

利水,消肿,下气,通乳。治水肿胀满,脚气,黄疸,咳嗽气逆,乳汁不通。 ①《别录》:主咳逆上气,黄疸,止渴;生者主水肿脚满,下气。 ②《药性论》:烧灰。末,糯米煮粥(调服),治咳嗽。 ③《本草拾遗》:主

  • 发布于 2022-01-18 14:53:09
鳕鱼

鳕鱼

活血止痛;通便。主跌打骨折;外伤出血;便秘

  • 发布于 2022-02-17 04:41:45
鲱鱼籽

鲱鱼籽

补虚;平喘。主脚气病;喘息

  • 发布于 2022-01-28 11:39:50
鳗鲡鱼血

鳗鲡鱼血

《纲目》:疮疹入眼生翳,以少许点之。

  • 发布于 2022-01-06 09:31:42
鲥鱼

鲥鱼

①《食疗本草》:补虚劳。 ②《日用本草》:快胃气。 ③《本经逢原》:性补,温中益虚。

  • 发布于 2022-01-09 04:18:21
鮧鱼

鮧鱼

滋阴开胃,催乳利尿。治虚损不足,乳汁不多,水气浮肿,小便不利。 ①陶弘景:作臛食之云补。 ②《唐本草》:主水,浮肿。利小便。 ③崔禹锡《食经》:主风冷冷痹,赤白下利,虚损不足,令人皮肤肥美。 ④《纲目

  • 发布于 2022-01-23 15:20:30
鲤鱼目

鲤鱼目

《食疗本草》:刺在肉中,中风水肿痛者,烧鲤鱼眼睛作灰,纳疮中,汁出即可。

  • 发布于 2022-01-14 02:02:48
鲦鱼

鲦鱼

《纲目》:暖胃,止冷泻。

  • 发布于 2022-02-24 22:19:35

相同药味中药

团花龙船花

凉血止血。主产后恶露不净;崩漏

  • 发布于 2022-01-02 17:29:54
白猪母菜

白猪母菜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湿热泻痢;目赤肿痛;尿血;痔疮肿痛

  • 发布于 2022-02-13 19:32:39
百舌鸟

百舌鸟

治血虚头晕,胃痛,小儿语迟。 ①《本草拾遗》:主虫咬;炙食之,亦主小儿久不语。 ②《日用本草》:主胃中作痛。 ③《四川中药志》:治黑头晕。

  • 发布于 2022-02-16 04:02:42
羊肝

羊肝

益血,补肝,明日。治血虚萎黄羸瘦,肝虚目暗昏花,雀目,青盲,障翳。 ①《药性论》:青羊肝服之明目。 ②《千金·食治》:补肝,明目。 ③《唐本草》:疗肝风虚热。目赤暗无所见,生食子肝七枚。 ④

  • 发布于 2022-02-12 22:03:48
锦地罗

锦地罗

治痢疾,肺热咳嗽,咽喉碎痛,小儿疳积,耳内流脓。 ①《生草药性备要》:有红白二种,红治红痢,白治白痢,煲瘦肉食汤;作茶饮治小儿生疳。 ②《本草求原》:解积毒,理疳积。 ③《陆川本草》:消炎,去腐。治小

  • 发布于 2022-02-04 02:16:32
骑马参

骑马参

润肺,祛痰止咳。用于肺热咳嗽,喘咳。

  • 发布于 2022-01-13 10:32:37

最新发布中医中药网站

点赞最多

朱良春-国医大师

朱良春,男,生于1917年8月,江苏镇江市人。经验颇丰,名驰南北,蜚声海外。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从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从医

倪海厦个人介绍

倪海厦个人资料及简介倪海厦院长1954年生于台北,祖籍浙江瑞安,毕业于东吴大学政治系。曾任美国汉唐中医学院院长与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指导教授。倪海厦医师毕生致力于传承与发扬中医经方,运用网页诊疗日志与文

张学文-首届国医大师

张学文,男,生于1935年10月,陕西汉中人,汉族。出生于中医世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届国医大师、中医急症高手。陕西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务院

林巧稚简介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福建厦门人,医学家。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林巧稚

熊继柏-国医大师

熊继柏, 男,1942年出生,湖南石门县人。国医大师,国家级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聘中医学术顾问。中医临床

郭生白生化汤配方

郭生白出身于中医名医世家,是第四代传人,从事中医临床60余年,通读中医经典著作,极为重视中医辨证论治,功底深厚,医术精湛,临床疗效卓著,颇得世人赞誉。郭老博采众家之长,勤求古训,潜心研究,结合多年临床

石学敏-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

石学敏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取得显著疗效,相关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创建的针灸科床位600张,日均门诊量2000余人次,治疗病种100余种。在全国建48个临床分中心,培养师承人员30余

王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教授个人资料

王琦中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院长。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第二届国医大师。王琦个人资料王琦, 是江苏

路志正国医大师

路志正毕生从事风湿病、心肺疾病、中医疑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另擅长脾胃病、代谢性疾病、风湿病、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疾病、心身疾病、眩晕、不寐、萎缩性胃炎、干燥症、白塞氏病、胸痹、痛风、糖尿病等诊治。路志

陈彤云国医大师

    她应用脏腑辨证理论治疗损美性皮肤病,辨证与辨病结合,倡导中西医结合,继承和创新,改进剂型。完善痤疮病多以“热邪致病”的理论体系;提出黄褐斑“斑皆瘀也,有斑必有瘀,久病必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