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一药 > 中药大全 > 正文

甘草

[Gān Cǎo]

甘草别名: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国老、灵通、粉草、甜草。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炙甘草能补脾益气。主治咽喉肿痛,咳嗽,脾胃虚弱,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炎,癔病,痈疖肿毒,药物及食物中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掺或煎水洗。

甘草图片

甘草英文

Liquorice Root

甘草来源

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状茎。秋季采挖,除去茎基、枝叉、须根等,截成适当长短的段,晒至半干,打成小捆,再晒至全干。也有将外面栓皮削去者,称为"粉草"。置干燥通风处,防霉蛀。

甘草产地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向阳干燥的钙质草原、河岸沙质土等地。

2.本种原产于欧洲地中海区域,北非、中亚细亚和西伯利亚亦有生长,我国新疆亦有分布,且可生于干旱的盐碱性荒地。

3.生于沙质。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

2.分布于甘肃、新疆等地。

甘草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炙甘草能补脾益气。主治咽喉肿痛,咳嗽,脾胃虚弱,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炎,癔病,痈疖肿毒,药物及食物中毒。

甘草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掺或煎水洗。

甘草性味

甘,平。

甘草归经

入脾、胃、肺经。

甘草图片

甘草药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约30~70厘米,罕达1米,根茎圆柱状;主根甚长,粗大,外皮红褐色至暗褐色。茎直立,稍带木质,被白色短毛及腺鳞或腺状毛。单数羽状复叶,托叶披针形,早落;小叶4~8对,小叶柄甚短,长1毫米许;小叶片卵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偶近于圆形,长2~5.5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急尖或近钝状,基部通常圆形,两面被腺鳞及短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密集,长5~12厘米;花萼钟形,长约为花冠的1/2而稍长,萼齿5,披针形,较萼筒略长,外被短毛及腺鳞;花冠淡紫堇色,长约14~盟毫米,旗瓣大,长方椭圆形,先端圆或微缺,下部有短爪,龙骨瓣直,较翼瓣短,均有长爪;雄蕊10,2体,花丝长短不一,花药大小不等;雌蕊1,子房无柄。荚果线状长圆形,镰刀状或弯曲呈环状,通常宽6~8毫米,密被褐色的刺状腺毛。种子2~8,扁圆形或肾形,黑色光滑。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甘草性状鉴别

甘草:根呈圆柱形,长25~100cm,直径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显着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

胀果甘草:根及根茎木质粗壮,有的分枝,外皮粗糙,多灰棕色或灰褐色。质坚硬,木质纤维多,粉性小。根茎不定芽多而粗大。

光果甘草:根及根茎质地较坚实,有的分枝,外皮不粗糙,多灰棕色,皮孔细而不明显。

甘草鉴别方法

(1) 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棕色细胞。皮层较窄。韧皮部射线宽广,多弯曲,常现裂隙;纤维多成束,非木化或微木化,周围薄壁细胞常含草酸钙方晶;筛管群常因压缩而变形。束内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射线宽3~5列细胞;导管较多,直径约至160μm;木纤维成束,周围薄壁细胞亦含草酸钙方晶。根中心无髓;根茎中心有髓。粉末淡棕黄色。纤维成束,直径8~14μm,壁厚,微木化,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草酸钙方晶多见。具缘纹孔导管较大,稀有网纹导管。木栓细胞红棕色,多角形,微木化。

(2)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40ml,加热回流1 小时,滤过,药渣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1 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40ml使溶解,用正丁醇提取3 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 3次,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甘草酸铵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 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 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

甘草栽培技术

喜干旱气候。适于生长在砂土或砂质壤土地带,但不宜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区栽种。种子繁殖,穴播(条播亦可),播种前用30℃左右的水浸2~3小时后播种。行距1尺,穴距5寸开穴,穴深2寸,每穴播种5~10粒,覆土5分,每亩播种量3~5斤。生长期间,除苗期外,不宜过多浇水。追肥以施用氮、磷肥为主。

甘草炮制方法

甘草: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时,捞出,润透切片,晾干。蜜炙甘草:取甘草片,加炼熟的蜂蜜与开水少许,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变为深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甘草片100斤,用炼熟蜂蜜25~30斤)

甘草贮藏方法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甘草临床应用

①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

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据50例以上至200余例的观察,有效率在90%上下,尤以对活动期有疼痛症状者疗效更佳。一般在服药1~3周内疼痛消失或显着减轻,大便潜血转阴;半数以上X线显示壁龛消失。甘草对胃溃疡的疗效优于十二指肠溃疡,对新鲜溃疡较陈旧者为好,治疗后症状的好转比X线改变早;但对有并发症的溃疡病,则往往无效;远期疗效尚欠满意,半数病例出现复发现象。用法:㈠甘草流浸膏:一般每次10毫升,日服3次,4~6周为一疗程;也有每日量仅给15毫升的。但有人认为,每次用1毫升,每日4次,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剂量。㈡33%甘草浸膏溶液:每日15~30毫升,3次分服,4周为一疗程。㈢甘草粉:每次2.5~5.0克,每月3次,连用3~4周。㈣甘草丸:每日12~15克,3次分服,连用6周。经验证明,甘草粉的疗效优于甘草流浸膏,因甘草粉包含全部甘草有效成分;而甘草流浸膏含有酒精及氯仿,对溃疡病不尽相宜,改用甘草浸膏溶液则无此弊。副作用:甘草制剂能发生去氧皮质酮样作用,影响电解质平衡,使血钠潴留,血钾降低,引起血压增高及水肿,部分病例呈低血钾心电图改变,个别病例出现糖尿。对高血压及水肿,一般限制食盐摄入残停药后即可消失,不影响治疗。疗程以4~6周为限,超过此限,则心脏受累机会即增多。为了防止出现水肿、血压升高等副作用,有人曾合并使用双氢克尿塞。临床上还观察到,如以小剂量甘草浸膏配合吸着剂和收敛剂、或用脱甙甘草浸膏治疗,则副作用大大减少或完全避免,但疗效亦随之降低。鉴于甘草有潴钠排钾的副作用,故应禁用于肾脏病、高血压病患者。长期应用所致的心肌损害亦应予重视。此外,临床上曾以甘草为主配合其它药物,如乌贼骨、瓦楞子、陈皮、蜂蜜等治疗溃疡病,效果亦佳。

甘草相关论述

《药品化义》:"甘草,生用凉而泻火,主散表邪,消痈肿,利咽痛,解百药毒,除胃积热,去尿管痛,此甘凉除热之力也。炙用温而补中,主脾虚滑泻,胃虚口渴,寒热咳嗽,气短困倦,劳役虚损,此甘温助脾之功也。但味厚而太甜,补药中不宜多用,恐恋膈不思食也。"

甘草药理作用

1.解毒作用:甘草甜素或其钙盐有较强的解毒作用,对白喉毒素、破伤风毒素有较强的解毒作用,对于一些过敏性疾患、动物实验性肝炎、河豚毒及蛇毒亦有解毒作用。其解毒作用机制可能是多方面的,通过物理、化学方式的沉淀、吸附与结合,加强肝脏的解毒机能以及甘草甜素的水解产物葡萄糖醛酸也是解毒作用的有效成分。

2.抗炎及抗变态反应:甘草次酸对大白鼠的棉球肉芽肿、甲醛性浮肿,结核菌素反应、皮下肉芽囊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甘草酸铵、甘草次酸钠能有效影响皮下肉芽囊性炎症的渗出期及增生期,其作用强度弱于或接近于可的松。甘草酸的各种制剂之抗炎作用,以琥珀酸盐的活性较高,但毒性亦大。甘草抗炎抗变态反应的原理尚未完全阐明。

甘草注意事项

实证中满腹胀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术,干漆、苦参为之使。恶远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四物。"

②《医学入门》:"痢疾初作,不可用。"

甘草备注

除上述主要品种外,尚有以下向属植物亦入药用。

甘草出处

《本草》

甘草药方

①治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人参(去芦)、茯苓(去皮)、甘草(炙)、白术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局方》四君子汤)

②治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炮)。上药细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金匮要略》甘草干姜汤)

③治热嗽:甘草二两,猪胆汁浸五宿,漉出炙香,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食后薄荷汤下十五丸。(《圣济总录》凉膈丸)

④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甘草(炙)四两,生姜(切)三两,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去皮)三两,阿胶二两,麦门冬(去心)半斤,麻仁半升,大枣(擘)三十枚。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炙甘草汤,一名复脉汤)

⑤治少阴病二、三日,咽痛,与甘草汤不差者:桔梗一两。甘草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温分再服。(《伤寒论》桔梗汤)

⑥治失眠、烦热、心悸:甘草一钱,石菖蒲五分至一钱。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内服。(江西赣州《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⑦治疟疾:甘草二份,甘遂一份。共研细末,于发作前二小时取用一分放肚脐上,以胶布或小膏药贴之。(徐州市《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⑧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㈠瓦楞子五两(煅研细末),甘草一两(研细末)。混匀,每服2钱,每日3次。(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甘楞散)㈡甘草粉1.0克,鸡蛋壳粉1.5克,曼陀罗叶粉0.05克。混匀,饭前或痛时服,每服3克,日服三次。(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甘壳散)

⑨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数欠伸: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枚。上三味,以水六升,取三升,温分三服。亦补脾气。(《金匮要略》甘麦大枣汤)

⑩治痘疮烦渴:粉甘草(炙)、栝楼根等分。水煎服之。(《仁斋直指方》)

⑾治婴儿目涩,月内目闭不开,或肿,羞明,甚至出血者,名慢肝风:甘草一截,以猪胆汁炙,为末,每用米泔调和少许灌之。(《幼幼新书》)

⑿治汤火灼疮:甘草煎蜜涂。(《怪证奇方》)

⒀治阴下湿痒:甘草一尺,并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渍洗之,日三、五度。(《养生必用方》)

⒁治农药(1059、1605、4049等有机磷制剂)中毒:甘草四两,滑石粉五钱。用时将甘草煎汤,冷后冲滑石粉顿服。一日连服三次。(徐州市《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⒂治饮馔中毒,中砒毒:甘草伴黑豆煮汁,恣饮无虞。(《本草蒙筌》)

⒃治铅中毒:生甘草三钱,杏仁(去皮、尖)四钱。二味煎服,一日两次,可连服三至五天。(《健康报》1956年10月)

⒄伤寒咽痛(少阴症)。用甘草二两,蜜水灸过,加水二升,煮成一升半。每服五合,一天服两次。此方名"甘草汤"。

⒅肺热喉痛(有灸热)。用炒甘草二两、桔梗(淘米水浸一夜)一两,加入阿胶半斤。每服五钱,水煎服。

⒆肺痿(头昏眩,吐涎沫,小便频数,但不咳嗽)。用灸甘草四两、炮干姜二两,水三升,煮成一半,分几次服。此方名"甘草干姜汤"。

⒇肺痿久嗽(恶寒发烧,骨节不适,嗽唾不止)。用灸甘草三两,研细。每日取一钱,童便三合调下。

(21)小儿热嗽。用甘草二两,在猪胆汁中浸五天,取出灸后研细,和蜜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十丸,饭后服,薄荷汤送下。此方名"凉隔丸"。

(22)婴儿初生便闭。用甘草、枳壳各一钱,水半碗煎服。

(23)小儿撮口风。用甘草二钱半,煎服,令吐痰涎。再以乳汁点儿口中。

(24)婴儿慢肝风(目涩、畏光、肿闭,甚至流血),用甘草一指长,猪胆汁灸过,研细。以米汁调少许灌下。

(25)儿童遗尿。用大甘草头煎汤,每夜临睡前服之。

(26)小儿尿中带血。用甘草一两二钱,加水六合,煎成二合。一岁儿一天服尽。

(27)小儿干瘦。用甘草三两,灸焦,研细,和蜜成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温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28)赤白痢。甘草一尺长,灸后劈破,以淡浆水一升半,煎至八合服下。

(29)舌肿塞口(不治有生命危险)。用甘草煎成浓汤,热嗽,随时吐出涎汁。

(30)口疮。用甘草二寸、白矾一块(如粟米大),同放口中细嚼,汁咽下。

甘草治疗疾病

相关中药材

甘草头

甘草头

行瘀血,消肿毒。 ①朱震亨:生用,能行足厥阴、阳明二经污浊之血,消肿导毒。 ②《纲目》:主痈肿,宜入吐药。

  • 发布于 2022-01-16 07:54:57
炙甘草

炙甘草

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 发布于 2022-01-22 21:57:38
苦甘草

苦甘草

清热解毒。治痢疾,湿疹,牙痛,咳嗽。

  • 发布于 2022-02-21 13:57:49
大树甘草

大树甘草

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利尿消肿。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肾炎水肿;尿路感染

  • 发布于 2022-01-10 10:59:06
刺果甘草

刺果甘草

果序:催乳。用于乳汁缺少。 根:杀虫。外用治阴道滴虫病。

  • 发布于 2022-02-18 18:38:53
山甘草根

山甘草根

治小儿疳积,产后风,腰骨酸痛,乳痈。

  • 发布于 2022-02-14 05:06:12
水甘草

水甘草

清热解毒。主小儿风热;丹毒;疮毒

  • 发布于 2022-01-19 18:18:59
山甘草

山甘草

解表,消暑,利湿,解毒,活血。治感冒,中暑,发热,咳嗽,咽喉肿痛,暑湿泄泻,痢疾,疮疡脓肿,跌打,蛇伤。 ①《广西中药志》:煎水洗疮,有去腐生新之效。 ②《泉州本草》:治跌打损伤、瘀血作痛,散恶疮肿毒

  • 发布于 2022-01-07 01:06:33

相关中药知识

小麦甘草汤收心神

小麦甘草汤收心神

放了好几天丰衣足食的春节假期,接下来要收收心,时干习嗫工开市,打拚族要「心安神」,台湾中医师建议上班前一天,可以吃、练八段锦,及晚上早一点就寝。辛苦了一整年,春节假期就是要与亲朋好友团聚,放开平日的纪律约束,尽情的吃喝玩乐。但随着假期结束,一想到要回到工作岗位,不免令人心生烦闷,这时需要收起玩心,做

  • 发布于 2022-02-13 18:26:45
黄甘草粉外敷治疖肿

黄甘草粉外敷治疖肿

【方剂】 川黄连:200克。 黄芩:200克。 川黄柏:200克。 生大黄:150克。 蒲黄:150克。 姜黄:150克。 生甘草:100克。 【用法】 将以上药研为细末,装入瓶内密封备用。用时,取药粉适量,用7

  • 发布于 2023-07-23 08:14:19
腿脚抽筋怎么办吃什么好?芍药甘草治疗

腿脚抽筋怎么办吃什么好?芍药甘草治疗

牛大爷是小区居委会的宣传员,一天,他来诊所找我,问我老年人抽筋是不是缺钙,我告诉他不一定,然后反问了一句: 您腿总抽筋吗?牛大爷皱着眉说:别看我年纪大了,筋骨可好着呢,我从没抽筋过,就是最近总有老同志、老朋友的来问 ‘抽筋了,该怎么办’,我这不是小区宣传员,想做点好事,

  • 发布于 2023-09-10 09:56:01

最新发布中医中药网站

点赞最多

朱良春-国医大师

朱良春,男,生于1917年8月,江苏镇江市人。经验颇丰,名驰南北,蜚声海外。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从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从医

倪海厦个人介绍

倪海厦个人资料及简介倪海厦院长1954年生于台北,祖籍浙江瑞安,毕业于东吴大学政治系。曾任美国汉唐中医学院院长与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指导教授。倪海厦医师毕生致力于传承与发扬中医经方,运用网页诊疗日志与文

张学文-首届国医大师

张学文,男,生于1935年10月,陕西汉中人,汉族。出生于中医世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届国医大师、中医急症高手。陕西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务院

林巧稚简介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福建厦门人,医学家。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林巧稚

熊继柏-国医大师

熊继柏, 男,1942年出生,湖南石门县人。国医大师,国家级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聘中医学术顾问。中医临床

石学敏-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

石学敏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取得显著疗效,相关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创建的针灸科床位600张,日均门诊量2000余人次,治疗病种100余种。在全国建48个临床分中心,培养师承人员30余

路志正国医大师

路志正毕生从事风湿病、心肺疾病、中医疑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另擅长脾胃病、代谢性疾病、风湿病、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疾病、心身疾病、眩晕、不寐、萎缩性胃炎、干燥症、白塞氏病、胸痹、痛风、糖尿病等诊治。路志

王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教授个人资料

王琦中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院长。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第二届国医大师。王琦个人资料王琦, 是江苏

陈彤云国医大师

    她应用脏腑辨证理论治疗损美性皮肤病,辨证与辨病结合,倡导中西医结合,继承和创新,改进剂型。完善痤疮病多以“热邪致病”的理论体系;提出黄褐斑“斑皆瘀也,有斑必有瘀,久病必瘀,

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

裘法祖(1914年12月6日—2008年6月14日),浙江杭州人。著名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科院院士,中国现代普通外科的主要开拓者、肝胆外科和器官移植外科的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晚期血吸虫病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