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癀别名:海绿、龙吐珠、九龙吐珠。 四念癀的功效与作用:治一切毒蛇或狂犬咬伤,绞汁内服,渣敷患处;又治阴症疮疡及鹤膝风。(福建)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0.5~1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四念癀来源
四念癀产地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原野、田边、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等地。
四念癀功效与作用
治一切毒蛇或狂犬咬伤,绞汁内服,渣敷患处;又治阴症疮疡及鹤膝风。(福建)
四念癀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者0.5~1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四念癀性味
四念癀归经
四念癀药物形态
海绿,又名:琉璃繁缕。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无毛。茎丛生,分枝,有四棱,高10~30厘米,稍淡绿白色。单叶对生;卵形至狭披针形,长1~2.5厘米,宽5~15毫米,先端尖或稍钝,基部浑圆,全缘,纸质,无柄,包茎。花单生叶腋,花梗长2~3厘米,无苞;萼裂5片,线状披针形,长4~6毫米,锐尖;花冠通常青紫色,偶红色,直径1~1.3厘米,裂片5,倒卵圆形,展开,往往微有缘毛;雄蕊5,花丝有毛;子房上位,无毛,花柱丝状。蒴果球形,径约4毫米。种子暗棕色,密生瘤状突起。花期3~5月。
四念癀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全草皱缩。茎具4棱,直径约1mm,表面黄褐色,无毛。叶对生,多破碎,展平后呈卵形或阔椭圆形,长0.3-1.0cm,宽2-6mm,全缘,上面棕黄色,下面黄绿色,无柄。花单生于叶腋;花萼常深裂达基部,裂片5,披针形或钻形,花冠淡红色,5深裂。气微,味酸、涩。
四念癀毒性
四念癀临床应用
治一切毒蛇或狂犬咬伤,绞汁内服,渣敷患处;又治阴症疮疡及鹤膝风。(福建)
四念癀药理作用
其提取物中仅有某些部分有抗真菌(Helminthosporiummaydis)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