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羊鹊别名:斑鸠窝、酸米子、小花生藤、黄花草、黄瓜草、金花菜。 地羊鹊的功效与作用:《四川常用中草药》:清热,止咳,平喘,消痞满。全草治风热咳嗽无痰,胃部痞满疼痛,痔疮,下乳;花蒸猪肝、鸡肝服,治眼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
地羊鹊英文
地羊鹊来源
地羊鹊产地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300-3400m的冷杉和高山栎混交林或山坡草地、田间湿润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西、西藏等地。
地羊鹊功效与作用
《四川常用中草药》:清热,止咳,平喘,消痞满。全草治风热咳嗽无痰,胃部痞满疼痛,痔疮,下乳;花蒸猪肝、鸡肝服,治眼雾。
地羊鹊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钱。
地羊鹊性味
地羊鹊归经
地羊鹊药物形态
百脉根 多年生草本,高10-60cm。茎丛生,有疏长柔毛或后来无毛。小叶5片,3小叶生于叶柄的顶端,2小叶生于叶柄的基部;小叶柄极短,长约1mm;叶纸质,叶片卵形或倒卵形,长5-20mm,宽3-12mm,先端尖,基部圆楔形,全缘,无毛或于两面主脉上有疏长毛。花3-4朵排成顶生的伞形花序,具叶状总苞;花长1-1.4cm;花萼黄绿色,宽钟形,近于膜质,内外均具长硬毛,萼齿5,三钐形;蝶形花冠,黄色,旗宽倒卵形,长9-13mm,宽4-6mm,具较长的爪,翼较龙骨瓣稍长,龙骨瓣弯曲;雄蕊10,二体;子房无柄,花柱长而弯曲,柱头小。荚果长圆筒形,褐色,长2-2.7cm,阔3-4mm,内含多粒种子。花期5-7月,果期8-9月。
地羊鹊化学成分
全草含山柰酚-3,7-二鼠李糖甙(kaempferi-trin),堇黄质(violaxanthin),环氧叶黄素(xanthophyllepoxide),亚麻苦甙(linamarin)。
叶含大豆皂醇(soyasopogeol)B,尿囊素(allantoin),种子含半乳糖(galactose)。
地羊鹊相关论述
《四川常用中草药》:清热,止咳,平喘,消痞满。全草治风热咳嗽无痰,胃部痞满疼痛,痔疮,下乳;花蒸猪肝、鸡肝服,治眼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