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一药 > 中药大全 > 正文

石椒草

[Shí Jiāo Cǎo]

石椒草别名:石椒草、石交、石胡椒、羊不吃、九牛二虎草、千里马、羊膻草、铜脚地枝蒿。 石椒草的功效与作用:①《滇南本草》;走经络,止胸膈气痛,冷寒攻心,胃气疼痛,腹胀,发散疮毒。②《云南中草药》:祛风燥湿,理气镇痛,消炎。治风寒感冒,肺炎,支气管炎,扁桃腺炎,腮腺炎,痢疾,血栓性脉管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研末,1~1.5钱。

石椒草图片

石椒草英文

Herb of Sessilefruit Chinaure

石椒草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石椒草的全株。夏季采收,除去泥沙,晒干。

石椒草产地分布

生态环境:生长于山野林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石椒草功效与作用

①《滇南本草》;走经络,止胸膈气痛,冷寒攻心,胃气疼痛,腹胀,发散疮毒。

②《云南中草药》:祛风燥湿,理气镇痛,消炎。治风寒感冒,肺炎,支气管炎,扁桃腺炎,腮腺炎,痢疾,血栓性脉管炎。

石椒草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钱;研末,1~1.5钱。

石椒草性味

辛、苦、性凉、小毒

石椒草归经

肺;胃经

石椒草药物形态

石椒草,又名:细叶石椒。

多年生草本。根圆柱形略扭曲,黄白色,有纵纹及黑色圆形小突起。茎直立,紫红色。叶互生,2或3回3出羽状复叶,偶有5出;总叶柄长2~16毫米;小叶倒卵形至矩圆形,长3~5毫米,宽2~4毫米,先端浑圆或微凹,基部阔楔形,全缘,纸质,有透明腺点,柄短。聚伞花序,花小,白黄色;萼4裂,近圆形,中部以下合生;花瓣4,卵圆形,长约2毫米,薄膜质,有透明腺点;雄蕊6~8,长短相间,花丝分离,着生于肉质环状花盘的周阌;子房无柄,花柱短,单1,基部分离成4,柱头头状。果由4个蒴果状的果瓣所组成,成熟时果实无柄或具短柄。花期4月。

石椒草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全草长30-80cm。根呈类圆柱形,多分枝,长8-25cm,直径1.5-8mm,表面黄白色或棕黄色,有纵纹及多数细根。茎圆柱形,直径1-2mm,有分枝,表面暗紫色或黄绿色。叶为二至三回羽状复叶,多卷曲。小叶展平后呈倒卵形或长圆形,长1.5-2cm,宽约1.5cm,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楔形,全缘,黄绿色或灰绿色,有透明油点。顶生圆锥花序有时可见小花或蒴果。气特异,味苦、辛。以叶多、气味浓者为佳。

显微鉴 别叶根切面:上表皮细胞类方形或略切向延长。栅栏组织细胞l-2列,通过中脉,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中脉纸管束外韧型,上、下表皮下散有大型油室。

石椒草鉴别方法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粗粉1g,加乙醇10ml,冷浸过夜,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稀盐酸4ml溶解,滤过。取滤液1ml,加改良碘化铋钾试液2滴,产生橙色沉淀。(检查生物碱)(2)取本品粉末3g,加甲醇15ml,冷浸4h,滤过。取滤液lml,加浓硫酸4-5滴及少量镁粉,在沸水浴中加热3min,呈现红色。(检查黄酮甙)(3)薄层色谱①取本品粉末1g,于50ml带塞三角瓶中,用氨水0.8ml湿润,加苯10ml冷浸24h,吸取苯液5ml于三角瓶中浓缩至lml(0.5g/ml),作供试品液,另取石椒草碱作对照品。分别点样子同一硅济G板上,以氯仿一甲醇(10:1)展开l0cm,先在紫外灯(254nm)下检视,然后用改良碘化铋钾:碘化钾碘试液(1:1)混合试液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分别显相同的色斑。②取本品粉末10g,加60%乙醇100ml,冷浸过夜,滤过。滤液加石油醚振摇除去杂质,浓缩,作供试品液,另取芦丁作对照品。分别点样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乙醇-水(1:1)展开10cm。在紫外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色斑。

石椒草相关论述

1.《滇南本草》:走经络,止胸膈气痛,冷寒攻心,胃气疼痛,腹胀,发散疮毒。

2.《云南中草药》:祛风燥湿,理气镇痛,消炎。治风寒感冒,肺炎,支气管炎,扁桃腺炎,腮腺炎,痢疾,血栓性脉管炎。

石椒草出处

《滇南本草》

石椒草药方

治冷寒胃气疼痛:石椒草不拘多少,连根叶为末,每服一钱五分,热烧酒服。(《滇南本草》)

石椒草治疗疾病

相关中药材

肾经草

肾经草

壮腰补肾;清热利水;解毒。主肾虚腰痛;遗精;阳痿;白带;热淋;毒蛇咬伤;疮疖肿毒

  • 发布于 2022-01-15 22:20:25
打火草

打火草

清凉解毒,平咳定喘。治感冒咳嗽,急慢性气管炎,风湿性腿痛,高血压。

  • 发布于 2022-01-03 14:04:44
光肺筋草

光肺筋草

润肺止咳,调经,杀虫。主治咳嗽咯血,月经不调,小儿蛔虫,风火牙痛,流行性腮腺炎。

  • 发布于 2022-01-19 13:35:10
石蝉草

石蝉草

①《云南中草药选》:祛瘀散结,抗癌。治胃癌,食道癌,肝癌,乳腺癌,肺癌。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清热解毒,消肿散瘀,止痛利水。治跌打损伤,烫烧伤,痈肿疮疖,肾炎水肿,肺结核,哮喘,气管支气管炎,肺热

  • 发布于 2022-01-30 03:02:02
短腺小米草

短腺小米草

清热,除烦,利尿。主治热病口渴,头痛,小便不利。

  • 发布于 2022-02-21 01:37:08
疝气草

疝气草

调气和血;补肾壮腰。主疝气;睾丸炎;遗精;月经不调;痛经;劳伤腰痛

  • 发布于 2022-02-11 19:46:31
凤丫草

凤丫草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清热解毒。用于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瘀血腹痛,闭经,面赤肿痛,肿毒初起,乳腺炎。

  • 发布于 2022-01-13 08:17:13
四棱筋骨草

四棱筋骨草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风湿筋骨疼痛,腰痛,四肢麻木,跌打肿痛。

  • 发布于 2022-02-06 10:52:34

相同药味中药

丽萼熊巴掌

丽萼熊巴掌

祛风止痛;行气散寒。主风湿痹痛;腹胀痛;产后头痛

  • 发布于 2022-01-15 17:38:56
假蒟叶

假蒟叶

温中,行气,祛风,消肿。治胃寒痛,腹痛气胀,风湿腰痛,产后气虚脚肿,跌打肿痛,外伤出血。 ①《生草药性备要》:祛风,产后气虚脚肿,煮大头鱼食或煲水洗。 ②《陆川本草》:行气消肿,止痛,驱风。治脚气浮肿

  • 发布于 2022-02-03 01:17:19
华凤仙

华凤仙

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消肿拔脓。

  • 发布于 2022-01-21 15:45:59
普洱茶

普洱茶

消肉食,逐风痰,泄热,解毒,生津,止渴。治痧气腹痛,干霍乱,痢疾。 ①《本经逢原》:消食,辟瘴,止痢。 ②《纲目拾遗》:解油腻牛羊毒,逐痰下气,刮肠通泄。又:普洱茶膏,醒酒……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

  • 发布于 2022-01-31 08:47:44
栲栗叶

栲栗叶

清热燥湿;涩肠止泻。主湿热泄泻

  • 发布于 2022-01-01 21:31:41
沙叶铁线莲

沙叶铁线莲

清热利尿;通经活络。主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乳汁不通;疮痈疖肿

  • 发布于 2022-01-26 03:26:49

最新发布中医中药网站

点赞最多

朱良春-国医大师

朱良春,男,生于1917年8月,江苏镇江市人。经验颇丰,名驰南北,蜚声海外。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从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从医

倪海厦个人介绍

倪海厦个人资料及简介倪海厦院长1954年生于台北,祖籍浙江瑞安,毕业于东吴大学政治系。曾任美国汉唐中医学院院长与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指导教授。倪海厦医师毕生致力于传承与发扬中医经方,运用网页诊疗日志与文

熊继柏-国医大师

熊继柏, 男,1942年出生,湖南石门县人。国医大师,国家级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聘中医学术顾问。中医临床

林巧稚简介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福建厦门人,医学家。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林巧稚

张学文-首届国医大师

张学文,男,生于1935年10月,陕西汉中人,汉族。出生于中医世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届国医大师、中医急症高手。陕西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务院

陈可冀国医大师

陈可冀,男,1930年10月20日出生于福建福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学代表性传承人、国医大师、医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

《本草中国第一季》第1集:时间讲述霜桑叶、天麻、陈皮等六味药

本草中国第一季《时间》将以时辰、月份、季节、年份等节律为单位,从“快、慢、准、长、新旧交替”几个维度讲述红花、藏红花、红曲、霜桑叶、天麻、陈皮,这六味药在采摘、贮藏、炮制过。1.红花—菊科植物新疆:夏

别喝豆浆牛奶看中医

牛奶、豆浆作为健康饮品之一,为大家所喜爱。如果您准备去看中医,那么建议您当天早上别喝牛奶豆浆。这是因为,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望诊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舌象直接关系到寒、热、虚、实辨证,而牛奶、豆

铁皮石斛哪里的产地最好

铁皮石斛哪里的产地最好没有确定说法,地域环境对铁皮石斛的品质和功效确实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浙江,安徽,广西,云南这几个地方的都不错。1、安徽石斛安徽霍山的铁皮石斛因米斛的原因,价格比较傲高,但营养价值很

夏季养生汤-虾仁冬瓜汤

目前正是夏季气候炎热的时候,人体代谢旺盛,俗话说得好,“夏日喝汤,胜似药方”。正确的食补讲究“因时制宜”,所以夏季喝的汤宜清补不宜滋补,以清暑益气、祛湿健脾为主,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夏季养生汤之虾仁冬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