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萁贯众别名:藄、月尔、紫藄、藄蕨、茈萁、紫蕨、迷蕨、蕨基。 紫萁贯众的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止血。用于防治感冒、鼻衄头晕、痢疾、崩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5g;或捣汁;或入丸、散。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敷。
紫萁贯众英文
紫萁贯众来源
紫萁贯众产地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林下、山脚或溪边的酸性土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紫萁贯众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止血。用于防治感冒、鼻衄头晕、痢疾、崩漏。
紫萁贯众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5g;或捣汁;或入丸、散。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敷。
紫萁贯众性味
紫萁贯众归经
紫萁贯众药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根茎短块状。叶丛生,二型,幼时密被绒毛;营养叶三角状阔卵形,长30~50cm,宽25~40cm,顶部以下二回羽头,小羽片披镇形,先端稍钝,基部圆楔形,边缘有细锯齿,叶脉叉状分离;孢子叶的小羽片极狭,卷缩成线形,沿主脉两侧密生孢子囊,成熟后枯死,有时在同一叶上生有营养羽片和孢子羽片。
紫萁贯众性状鉴别
本品略呈圆柱形,稍弯曲,长10~17cm,直径3~6cm。根茎无鳞片,上侧密生叶柄残基,下侧着生多数棕黑色弯曲的细根。叶柄基部呈扁圆柱形,弯曲。长4~6cm,直径3~5mm,具托叶翅,但翅多已落;表面棕色或棕黑色,横断面呈新月形或扁圆形,维管束组织呈U形,且常与外层组织分离。味微涩。
紫萁贯众鉴别方法
薄层色谱:取样品粉末5g,置沙氏提取器中,以氯仿回流提取3h,回收氯仿至20ml;另以β-脱皮激素为对照品。分别点于硅胶G板上,以氯仿-甲醇(9:1)展开剂,展距15cm。用5%磷钼酸乙醇液喷雾,样品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斑点。
紫萁贯众炮制方法
紫萁贯众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慎服。
紫萁贯众药方
《尔雅》:“藄,月尔也。”郭璞注:“即紫藄也,似蕨可食。”盖萁为蕨类,以其色紫,故名紫萁、紫蕨。以蕨名萁者,犹厥之训其也。“月尔”为联绵词。《后汉书·马融传》:“茈萁、芸蒩。”萁藄、茈紫俱声偕字。由此紫藄亦可写作紫萁。蕨基乃藄蕨之倒呼,基为藄、萁之音转。其须根密生,以形状之,而有毛老鼠、毛狗子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