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草别名:穿心排草、鹿子草、甘松、猫食菜、潢山香、抓地虎、拔地麻、七里香。 缬草的功效与作用:治心神不安,胃弱,腰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①《科学的民间药草》:用于神经衰弱,精神不安。②《山东中药》:治妇女经闭,月经困难。③《四川中药志》:治脑神经及心、胃衰弱,慢性神经失常及尿崩。④《陕西中药志》:治心悸及腰痛。⑤《陕西中草药》: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1.5钱;研末或浸酒。

缬草英文
缬草来源
缬草产地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2500m的山坡草地、林下、沟边。
2.生于山坡草甸或落叶松和桦木林下。
3.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林下或沟边。
资源分布:1.分布我国东北至西南。
2.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和辽宁。
3.分布同缬草。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华东各省野生的仅的本变种。
缬草功效与作用
治心神不安,胃弱,腰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①《科学的民间药草》:用于神经衰弱,精神不安。
②《山东中药》:治妇女经闭,月经困难。
③《四川中药志》:治脑神经及心、胃衰弱,慢性神经失常及尿崩。
④《陕西中药志》:治心悸及腰痛。
⑤《陕西中草药》:安神镇静,驱风解痉,生肌止血,止痛。治癔病,克山病,心脏病(心肌炎、产后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腰腿痛,胃肠痉挛,关节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缬草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1.5钱;研末或浸酒。
缬草性味
缬草归经
缬草药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00~150厘米。茎直立,有纵条纹,具纺锤状根茎或多数细长须根。基生叶丛出,长卵形,为单数羽状复叶或不规则深裂,小叶片9~15,顶端裂片较大,全缘或具少数锯齿,叶柄长,基部呈鞘状;茎生叶对生,无柄抱茎,单数羽状全裂,裂片每边4~10,披针形,全缘或具不规则粗齿;向上叶渐小。伞房花序顶生,排列整齐;花小,白色或紫红色;小苞片卵状披针形,具纤毛;花萼退化;花冠管状,长约5毫米,5裂,裂片长圆形;雄蕊3,较花冠管稍长;子房下位,长圆形。蒴果光滑,具1种子。花期6~7月。果期7~8月。
缬草性状鉴别
根茎呈钝圆锥形,黄棕色或暗棕色,长2~5厘米,粗1~3厘米,上端留有茎基或叶痕,四周密生无数细长不定根。根长达20厘米,粗约2毫米,外表黄棕色至灰棕色,有纵皱纹,并生有极细支根。易折断,断面黄白色,角质。有特异臭气,味先甜后稍苦辣。以须根粗长、整齐、外面黄棕色、断面黄白色、气味浓烈者为佳。
缬草鉴别方法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约2g,用乙醚5-10ml冷浸半小时,不断振摇。滤过,取滤液1ml,置水浴上蒸干,加2滴2,4-硝基苯肼,即产生橘黄色沉淀。
(2)取本品粉末约2g,用水饱和正丁醇5ml提取,取滤液约1ml,加2滴稀盐酸,分层(勿振摇)加2滴碘化示钾试液,于峡谷液界面下,产生白色沉淀。
(3)取本品乙醇浸出液0.5ml,加醋酸缓冲液(pH4.6)5ml,加甲基橙试液0.1ml,氯仿5ml,混合振摇,分取氯仿层,加入硫酸乙醇液(硫酸12ml,无水乙醇88ml)3ml,氯仿层显红色。
缬草栽培技术
生物学特性 性喜湿润,宜选地下水位高或低洼地种植,并要有良好的灌溉条件,耐涝,也较耐旱。土壤以中性或弱碱性的砂质壤土为好。
缬草毒性
缬草相关论述
1.《科学的民间药草》:用于神经衰弱,精神不安。
2.《山东中药》:治妇女经闭,月经困难。
3.《四川中药志》:治脑神经及心、胃衰弱,慢性神经失常及尿崩。
4.《陕西中药志》:治心悸及腰痛。
5.《陕西中草药》:安神镇静,驱风解痉,生肌止血,止痛。治癔病,克山病,心脏病( 心肌炎、产后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腰腿痛,胃肠痉挛,关节炎,跌打损 伤,外伤出血。
缬草注意事项
《四川中药志》:体弱阴虚者慎用。
缬草出处
缬草药方
1、治神经衰弱及神经病:缬草、五味子。煎服或浸酒服。(《四川中药志》)
2、治腰痛,腿痛,腹痛,跌打损伤,心悸,神经衰弱:缬草一钱。研为细末,水冲服,蔌加 童便冲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3、治神经官能症:缬草一两,五味子三钱,合欢皮三钱,酒半斤,浸泡七天,每次服10毫升 ,一日三次。(《新疆中草药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