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元良,主任中医师、教授、国家级名中医。早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绍派伤寒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代表性传承人暨项目负责人、浙江省沈元良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负责人,绍兴市医学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研究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科普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等委员。
沈元良,主任中医师、教授、国家级名中医。早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绍派伤寒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代表性传承人暨项目负责人、浙江省沈元良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负责人,绍兴市医学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研究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科普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等委员。
曾广琥,男,(1943―)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专家门诊部主任中医师、教授、中医内科专家。1968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及临床教学工作,不仅精通中医理论,而且熟悉现代医学知识,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社会声誉。擅长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疑难杂重病症,尤其对急性热病、老年病
张炳秀,女,(1946―)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中医内科专家。1969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三十余年。擅长用中医中药治疗内科、急、重病人。赞同张子和的攻下理论,临床上治疗危急重症病人时,多采用通法以祛邪,比如用通腑醒脑法治疗中风急性脑水肿病人,临床观察发现效果较不服中药
张建斌,主任中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中国针灸学会学术流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经络专业委员会和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南京市针灸学会副理事长。 擅长从督脉诊断和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内科疾病等,对抑郁症、失眠症、偏头痛等有深入系统的研究。主持和参与
许鸿照,男,(1930―)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中医骨科专家。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骨伤科学会主任委员、江西省骨科学会常务理事。 1965年毕业于河南平乐正骨学院。从事中医骨伤临床、教学工作三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学术上认为对伤损之疾的辨治可以以气血津液为纲,脏腑辨证为目,尤其
付淑清,女,(1944―)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主任中医师、中医内科专家。1967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擅长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的教学与临床工作,尤其对儿科的麻疹、咳嗽、泄泻、疳积、夏季热等,妇科的月经不调、不孕症等病症的治疗有独到之处,疗效显着。先后在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