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药味分类的中药
中药按照药味分类包括五味,五味理论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饮食调养的理论出现了,如四时五味的宜忌,过食五味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等,《本经》不仅明确指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还以五味配合四气,共同标明每种药物的药性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效用的本草编写先例,从而为五味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经后世历代医家的补充,逐步完善了五味理论。后来在五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
【小茜草】补血活血;祛风除湿。主贫血;头晕失眠;风湿痹痛;慢性胃炎;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详情 ]
【粉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详情 ]
【胡桃油】治绦虫,疥癣,冻疮,聤耳。 ①《纲目拾遗》:补火。 ②《现代实用中药》:缓下剂,能驱绦虫;外用于皮肤病,疥癣,冻疮,腋臭等。[ 详情 ]
一包花
化痰止咳;活血调经。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小儿疳积;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一匹草
治咳嗽吐血,风湿痹痛。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咳嗽吐血。 ②《四川中药志》:驱风,除湿,活血,消食积。治痨病,妇女虚弱,男子肾亏。
一口红
祛风除湿;散瘀止血。主风湿痹痛;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皮肤皲裂;瘢痕
一叶荻
活血舒筋,健脾益肾。治风湿腰痛,四肢麻木,偏瘫,阳痿,面神经麻痹,小儿麻痹后遗症。 ①《广西药植名录》:治妇女白带。 ②《湖南药物志》:补肾壮阳,强筋骨,通血脉。
一叶萩
祛风活血;益肾强筋。主风湿腰痛;四肢麻木;阳痿;小儿疳积;面神经麻痹;小儿麻痹症后遗症
一味药
治瘰疬,痔疮,食积,感寒咳嗽。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利水,消胀。 ②《四川中药志》:治痒子,小儿食积抱胀,寒凉咳嗽,食停及痔疮。
一味药根
活血祛瘀,解毒。治咳喘,喉蛾,疔疮,瘰疬,痔疮,跌打损伤。 ①《贵州民间方药集》:治痔疮出血,止刀伤出血;又用为强壮剂。 ②《浙讧天日山药植志》:治瘰疬,寒咳,小儿食积,痔疮,白喉,疔疮,毒蛇咬伤。
一品红
调经止血,止咳,接骨,消肿。主治月经过多,风寒咳嗽,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骨折。
一年蓬
清热解毒,抗疟。急性胃肠炎,疟疾;外用治齿龈炎,蛇咬伤。
一扫光
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止痒,治急性结膜炎,疮疖,皮炎,跌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