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龙友(1870年~1960年)男,生于四川雅安,中医学家,北京四大名医之一。自幼熟读经史诸子,诗赋帖括,1897年中丁酉科拔贡,即在京充八旗官教习。曾任淄川、枣阳知县,辛亥革命后,迁居济南任闲职。1914年奉令调回北京,历任财政、农商两部秘书及经济调查局参事、农商两部有奖实业债券总办等职,执政府
罗元恺(1914-1995),中医妇科学家。生于1914年,广东南海县人。出身于书香世家,其父以儒通医。幼承庭训,于1930年考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并与同学组成克明医学研究会,出版《克明医刊》。193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解放初期出任该校校长,兼任广东中医院院长及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1956
周汶,男,1958年毕业于江苏省中医学校(大专班),在北京中医学院任教13年。现任武威地区卫生学校中医教研室主任,针灸高级讲师,30余年来,教学行医,识验俱丰,德高望重。在教学临床之余,还担任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研究会理事,甘肃省针灸学会副会长。 在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中,对针灸医术造诣颇深,擅
裘笑梅(1910~2001),浙江杭州人,因年少体弱多病,深感痛苦,乃萌生学医之念,拜杭州著名中医清华为师,初为儿妇科,后专事妇科经、带、胎、产、杂病等。在临床上治疗、教学、科研三结合,不拘一家一派之说,结合当代科学研究之成果,摸索中西医临床诊治之方法。 医学贡献 1、“二藤汤”于1983年2月由
熊寥笙 ,字以行,男,蜀东巴县人,1905年,现年85风。家贫,年10岁始上私塾。1921年,肄业于巴县中学,时童庸生先生任国文教员,宣传马克思学说,予受其教,次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与罗世文、彭兴道、熊尧宾、龚鹤等四人同一学习小组,慨然有救国救民之志。1925年,父亲病痢逝世,悲恸之余,即弃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