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植春,男,1926年12月出生,广东省东莞市人。祖传中医,临床40余年。东莞市人民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
认为中医学的理论核心是“证候方药”。长于内科杂病。对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中风后遗症,慢性结肠炎,慢性胆囊炎和慢性肾炎等有较高效果。对上述病种近数年来致力于系统整理其临床经验。
在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有“李东垣和王孟英清暑益气汤之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脑的初步体会”,“尿毒症的分型和治疗”等7篇。
何植春,男,1926年12月出生,广东省东莞市人。祖传中医,临床40余年。东莞市人民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
认为中医学的理论核心是“证候方药”。长于内科杂病。对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中风后遗症,慢性结肠炎,慢性胆囊炎和慢性肾炎等有较高效果。对上述病种近数年来致力于系统整理其临床经验。
在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有“李东垣和王孟英清暑益气汤之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脑的初步体会”,“尿毒症的分型和治疗”等7篇。
杨润平,女,59岁,辽宁省辽阳县人,出生于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内三科副主任医师。1955年毕业于河北医学院,分配至卫生部,即派去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内科进修,年底参加卫生部委托中国中医研究院举办的全国第一期西学中研究班脱产学习两年半,学习中医《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神农
叶进元,曾用名:叶进源,男,1929年11月出生于广东省龙川县梅城乡,1952年毕业于广东省卫生学校(广东医药学院前身);1973年毕业于广东中医学院,为名老中医钟耀奎、关汝耀教授的高足;1984~1987年赴美国肯塔基大学医学院留学,荣获该大学的“心脏病学博士后研究员”名誉学位。现任副主任医师,
皮持衡,男,1940年12月26日出生,汉族,江西省南康县人,现任江西中医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内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西省中医学会理事、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南昌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江西中医药》编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医学教育学会副会长,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咨询委员会委员,江西省药品评
张俊清副主任医师,从事针灸临床及带教工作40余年。熟读《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针灸大成》等中医经典著作,临床经验丰富,治疗方法多样,多采用针药结合、针罐结合、内治外敷相结合,治疗各种疾病。 学术思想 一、手法调气 张俊清主任一贯重视手法的运用,认为手法的轻重、频率等不同,均与刺激强度、刺激
张百庆,男,1939年10月7日出生,山东省冠县人,汉族,自学成才,冠县中医院院长,中医副主任医师,山东省医学会会员。 1954年从事中医工作,曾任冠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主治医师,1987年晋升为中医副主任医师。1988年任冠县中医院院长。行医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特别对疑难病以及顽症积累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