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顺星,男,生于1937年12月9日,1965年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自1965年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第六建设公司职工医院中医科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至今。现任中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撰写的论文“读学术思想探讨和评述之启发”一文刊于《中医杂志》。刊载后受到好评。
她多年来从事中医综合临床工作,对中医的内、外、妇、儿、耳、鼻、喉、皮肤、针灸等科疾病均有一定的治疗经验,特别对内科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肝炎、肝硬化、支气管炎、肺结核、慢性肾炎等疾病有独特之处,并有自创七种效果突出的方剂。
王顺星,男,生于1937年12月9日,1965年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自1965年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第六建设公司职工医院中医科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至今。现任中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撰写的论文“读学术思想探讨和评述之启发”一文刊于《中医杂志》。刊载后受到好评。
她多年来从事中医综合临床工作,对中医的内、外、妇、儿、耳、鼻、喉、皮肤、针灸等科疾病均有一定的治疗经验,特别对内科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肝炎、肝硬化、支气管炎、肺结核、慢性肾炎等疾病有独特之处,并有自创七种效果突出的方剂。
万嘉钟,男,生于1933年7月。1954年毕业于昆明医校,1962年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西学中研究班,现任云南锡业公司职工医院院长,红河州及个旧市中医学会理会长,副理事长,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及教学工作28年,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泌尿系结石、肠梗阻、溃疡病及用滇南草药治疗肿瘤,疗
王安生,1931年生,男,汉族,江苏盐城人,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市中医学会内科学组组长。1950年起从岳父王耀轩学习内、妇科,1953年开业,1956年参加联合诊所。1960年执教于盐城医学专科学校中医教研组,任中医方剂学,妇科学及金匮要略等课,1960年底结业于南京中医学院师资
葛凤麟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医骨伤科主任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葛氏捏筋拍打疗法”传承人。 个人简介 自幼随父学习家传捏筋拍打正骨疗法几十年。 在服兵役期间即用所学家传捏筋拍打正骨疗法给士兵治疗疾病。 复员后到铁路总医院工作。 1995年把中医按摩科和中医骨科整合为中医骨伤科,使葛氏捏筋拍
杨福舜,汉医专家,内科副主任医师,生于1909年,广西省桂平县人。1928年毕业于广西省立第八高级中学;曾任桂平县高小初中班充任教师、校长;后参加北京国医砥柱社研究医学任广西桂平县医社总社长、医师。桂平白沙区卫生院任医师、卫生院院长;桂平县人民医院门诊部留医部主治医师,桂平县研究所委员、玉林中医研
陈炳均,男,1937年1月3日出生,1964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本科,现任肇庆市中医院院长、骨外科副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肇庆分会副理事长。毕业后喜爱骨科工作,先后在广州中医学院附院、省中医院、广州军区总医院骨科进修三年多。同时也到过杭州、北京、苏州等地举办的全国骨科高级研修班学习。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