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新初,1923年1月1日出生,男,汉族,湖南省邵东县(原邵阳县)崇山铺乡羊夫村人。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副主任医师。现住该院宿舍一栋,邮政编码:410006。 幼读私塾10年,1943年在家教私塾时开始自学中医学,5年里学完了本草、脉诀、伤寒、温病以及临床各科医籍20余部。1948年在安江镇(现黔阳
刘景辉,男,汉族,1914年4月11日出生于江苏省启东县,16岁从当地名中医李兆堂、冯汉帆老师学习,后即行医开业。曾任大丰县卫协会主任,上海复兴中医社(时逸人主办的)海门分社社长,复兴中医学校海门分校校长等职。1956年考取江苏省中医学校(南京中医学院前身)医科师资进修班,毕业后分配至江苏省中医院
裘笑梅(1910~2001),浙江杭州人,因年少体弱多病,深感痛苦,乃萌生学医之念,拜杭州著名中医清华为师,初为儿妇科,后专事妇科经、带、胎、产、杂病等。在临床上治疗、教学、科研三结合,不拘一家一派之说,结合当代科学研究之成果,摸索中西医临床诊治之方法。 医学贡献 1、“二藤汤”于1983年2月由
丁鸣九,名鹤霄,字鸣九,河北省东光县人。生于1911年,卒于1977年,享年66岁。 丁鸣九1936年于华北国医学院毕业后,拜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先生为师,经考试合格,在京悬壶济世。曾受聘于西四报子胡同辅仁中医医院,任内科医师。 建国后,丁鸣九参加永定门和西直门第一、二联合诊所应诊,并曾参加卫生部组
王增勋,男,1964年毕业于西安第二医学院医疗系,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于1970年在陕西省渭南地区中医学校离职参加西医学习中医班学习一年,又于1974~1976年在陕西省西安市两年制西医离职学习中医提高班学习。毕业后即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工作。10多年来,利用中西结合手段在临床工作中大胆实践,对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