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雪华,男,1927年生,辽宁省丹东市人。丹东市中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1948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多年来从事内科临床工作,自1959年调至丹东市中医院工作后,拜老中医为师,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工作,研制出功瘤Ⅰ、Ⅱ号;Ⅰ的功能为清血解毒,性热而猛;Ⅱ号功能为被动祛风破瘀、消肿止痛,用以治疗恶性淋巴瘤、喉瘤等而收到一定疗效。1988年写出《功瘤丸Ⅰ、Ⅱ号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淋巴瘤43例疗效观察》一文。
韩雪华,男,1927年生,辽宁省丹东市人。丹东市中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1948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多年来从事内科临床工作,自1959年调至丹东市中医院工作后,拜老中医为师,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工作,研制出功瘤Ⅰ、Ⅱ号;Ⅰ的功能为清血解毒,性热而猛;Ⅱ号功能为被动祛风破瘀、消肿止痛,用以治疗恶性淋巴瘤、喉瘤等而收到一定疗效。1988年写出《功瘤丸Ⅰ、Ⅱ号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淋巴瘤43例疗效观察》一文。
彭江云,女,1961年1月出生,主任医师、教授。云南省名中医,云南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云南省中医医院副院长、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痹病学重点学科、重点中医专科风湿病科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优势学科继续教育基地中医痹病学基地负责人、国家药物
孙树椿,男,(1939―)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医院主任医师、中医骨伤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骨伤科分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会长
贺执茂,男,(1937―)湖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中医肛肠病专家。历任该院肛肠科主任、院长、党委书记。湖南省肛肠病防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医学会肛肠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中医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专家库专家,全国第二、第三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1963年
董荣芬,女,中医主任医师,东区副院长,擅长脑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并擅长电子胃镜、肠镜的医疗技术。 擅长专业:治疗中风病、头痛、眩晕、肝病、肾病等内科疑难杂症。
卢太坤,男,(1944一)厦门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医男科专家。全国老中医专家。厦门市中医药学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中国性学会中医性学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男科分会委员,福建中医药学会和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1969年毕业于福建中医学院,从事临床医、教、研工作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