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雪华,男,1927年生,辽宁省丹东市人。丹东市中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1948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多年来从事内科临床工作,自1959年调至丹东市中医院工作后,拜老中医为师,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工作,研制出功瘤Ⅰ、Ⅱ号;Ⅰ的功能为清血解毒,性热而猛;Ⅱ号功能为被动祛风破瘀、消肿止痛,用以治疗恶性淋巴瘤、喉瘤等而收到一定疗效。1988年写出《功瘤丸Ⅰ、Ⅱ号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淋巴瘤43例疗效观察》一文。
韩雪华,男,1927年生,辽宁省丹东市人。丹东市中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1948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多年来从事内科临床工作,自1959年调至丹东市中医院工作后,拜老中医为师,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工作,研制出功瘤Ⅰ、Ⅱ号;Ⅰ的功能为清血解毒,性热而猛;Ⅱ号功能为被动祛风破瘀、消肿止痛,用以治疗恶性淋巴瘤、喉瘤等而收到一定疗效。1988年写出《功瘤丸Ⅰ、Ⅱ号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淋巴瘤43例疗效观察》一文。
黄贵华,男,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广西名中医,先后被聘任为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学术带头人、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广西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主任委员、广西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广西黄氏壮医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广西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董德懋,男,1912年9月18日生,满族,北京市房山县人。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编审,北京中医学会顾问,《中医杂志》名誉主编,为硕士研究生和师承制导师,1992年首批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董氏少年时期家境贫寒,因胞弟患病贻误于庸医,遂立志从医。早年从师岳父赵廷元先生,后在姑母的
许建中,男,(1930―),北京人。出身中医世家。1954年毕业于山西医学院医疗系, 临床工作四十余年,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研究生部客座教授、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博士、硕士)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中西结合学会内科委员会委员。
图布旦,男,(193―)甘肃省甘南州藏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藏医专家。自幼入藏传佛教六大名寺之一的安多拉I、愣寺曼巴扎仓,先后师从藏医药名家。1957年毕业于甘肃省拉卜、楞寺医学院高级班,并获噶然巴学位。1972年协助甘肃省药品检验所进行了《甘肃中草药手册》的编撰工作。行医近五十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临
王兆铭,男,(1933―),天津市人,教授,研究员。 现任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津华风湿类疾病医院院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疑难病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台湾振兴中医临床研究会顾问美国中华医学会顾问,兼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