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男,1940年5月生,安徽六安人,中共党员,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他总结出以“权衡升降、润燥通补”为特色的治脾胃病“和中”理论,为脾胃病临床诊疗开辟新思路、新方法
马骏,男,1940年5月生,安徽六安人,中共党员,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他总结出以“权衡升降、润燥通补”为特色的治脾胃病“和中”理论,为脾胃病临床诊疗开辟新思路、新方法
田溆霄,女,(1936―)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中医内科专家。河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 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亲受秦伯未、任应秋、朱颜、耿鉴庭、刘渡舟
吴井昌,男,蒙古族,1906年生,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内蒙古哲里木盟蒙医研究所蒙医主任医师。1925~1952年学习专业蒙医知识及藏文哲学等方面的学说,并从事蒙医临床工作,掌握了蒙医内科常见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 1960年调到哲盟医院蒙医科从事蒙医临床工作,多年来对蒙医内科、儿科、妇科等
张开瑞,男,解放军第302医院临床四科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他负责的科是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肠道传染病科。他多年从事肠道传染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对细菌性痢疾总结出了一整套具有自己特长的行之有效的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治疗方法。 他在40余年的临床工作中,始终坚持临床第一线,重视临床实践,治愈率大量的危重
庄国康,男,主任医师,副教授。1951-1956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皮肤性病专业;1956-1959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外科研究所;1959-1962西医学习中医班毕业;1962-1984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主治医师,副主任医;1984-1985日本东京顺天堂大学皮肤科进修及客座副教授;198
张庚扬,男,(1945―)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西医结合外科专家。早年毕业于天津医学院,又入天津中医学院西学中研究班学习,长期致力于中医外科的临床、教学和研究工作。擅长疮疡疾病的治疗,如糖尿病足坏疽、痫、疽、丹毒慢性溃疡,慢性窦道等疾病,乳腺增生、乳漏、乳房肿瘤等疾病;血栓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