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泰来,男,1935年生。1960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疗专业。1960~1961年在北京中医学院西医学习中医班学习。1962年支边广西中医学院,任生理教师。现任广西中医学院科研处副处长,传统医药研究所副所长,针灸经络研究室主任、教授。是中国针灸学会经络研究会理事,广西针灸学会理事。1973年开展针灸作用及经络现象、远离研究。1980年开展中医辨证,针灸与胃电图关系及胃电图临床应用的研究。1986年开展肠电研究。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国家级杂志11篇,国际针灸学术会议发表及汇编8篇。
翁泰来,男,1935年生。1960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疗专业。1960~1961年在北京中医学院西医学习中医班学习。1962年支边广西中医学院,任生理教师。现任广西中医学院科研处副处长,传统医药研究所副所长,针灸经络研究室主任、教授。是中国针灸学会经络研究会理事,广西针灸学会理事。1973年开展针灸作用及经络现象、远离研究。1980年开展中医辨证,针灸与胃电图关系及胃电图临床应用的研究。1986年开展肠电研究。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国家级杂志11篇,国际针灸学术会议发表及汇编8篇。
陈大年 陈大年(1900-1975),中医妇科名医。上海人。其父为沪上妇科名医陈筱宝,幼承家学,随父行医,声誉颇著。1952年参加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工作,并先后受聘于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及上海第二医学院中医妇科顾问。1959年起担任上海中医学院妇科教研组主任,1960年起兼任龙华医院妇
葛惠男,苏州市中医医院院长、党委书记。作为一名医生,葛惠男同志从事内科脾胃病临床及科研工作近35年,师承全国著名老中医黄一峰,对中医中药胃粘膜保护作用有较深入的研究,曾主持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教书育人培养了多名研究生。多年来,他更是一直专注脾胃病专科建设的不断深化,将苏
危北海 ,男,(1931―),195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军医大学医疗系, 1958年参加首批西学中学习班1960年结业。同年分配到北京市中医医院内科工作,先后担任肝病研究组组长,综合研究组组长、科副主任。1976年至今担任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38年来主要的专业是中西医结合和中医治疗
阎洪臣,男,系黑龙江省尚志县人,生于1936年,自幼聪颖好学,1958年考入长春中医学院进修班深造,1959年结业时以血液精良而留校任教。179年首批晋升为副教授,1983年晋为教授。现任长春中医学院中医系主任兼内经教研室主任。为吉林省高校高职评委会委员,吉林省搞笑职务评委会中医中药学科组组长。
李秀升,1920年,系江苏省南通县人。1939年从名医孙晏如学医年余,因故辍学。后从师学古文半年,而后反复背诵《内经》(选《素灵类纂》)、难经、伤寒论、金匮,并研读名家注释。对中医现代化颇有同感,曾研读《衷中参西录》、叶氏《近世内科园药处方集》、时氏诸书。因较好掌握中医理论与临床经验,1974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