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树荆,男,1919年生于河北省通县姜庄的一个汉族中医世家,1942毕业于甘肃光滑国医学社一期。原任陕西省西安市中医院副院长。是陕西著名中医外科主任医师。
在中医外科方面突出总结了自己对疮疡病症的见解,他将疮疡分为两大类,其一为痈疽,其二为杂病。痈疽相近于现代医学中西医之化脓性感染,如各种球菌感染,及特异性感染。杂病之中以皮肤疾病为主,胶原性,免疫类疾患。人体各部分以五脉为中心,经过经络和流行经络中的气血密切相联系,构成了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撰写论文在国内外医学会议上数10篇之多。
姜树荆,男,1919年生于河北省通县姜庄的一个汉族中医世家,1942毕业于甘肃光滑国医学社一期。原任陕西省西安市中医院副院长。是陕西著名中医外科主任医师。
在中医外科方面突出总结了自己对疮疡病症的见解,他将疮疡分为两大类,其一为痈疽,其二为杂病。痈疽相近于现代医学中西医之化脓性感染,如各种球菌感染,及特异性感染。杂病之中以皮肤疾病为主,胶原性,免疫类疾患。人体各部分以五脉为中心,经过经络和流行经络中的气血密切相联系,构成了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撰写论文在国内外医学会议上数10篇之多。
鲁兆麟(1942― ),男,北京市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中医医史文献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市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学术带头人。现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药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新药评审委员会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各家学
吕国清,女,(1944一)山东省莱芜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1969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出身中医世家,在基层医院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在基层医院工作期间,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学会了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病证症相结合,中西医结合,为临床服务,提高了诊断率和治愈率。调入市中医院后,在熟练处
主任医师,国家级名老中医。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1955年毕业于浙江医学院,从事医疗工作40余年。 擅长缺铁性、溶血性等各种贫血,血小板减少症,过敏性紫癜,白细胞减少症,急、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红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各种继发性血细胞异常以及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血
丁丽仙出身于有二百余年历史的中医药世家,为丁氏妇科第10代传人。1976年毕业于贵阳中医学院医疗系。现为贵阳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校级名师,贵州省首批名中医,中医妇科名师,全国第一批国家级名老中医丁启后教授学术继承人,第四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妇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现贵州省中医药学会中
吕同杰,字汉三,男,汉族,1929年生,山东省临邑县人,中共党员。1958年入山东省中医进修学校深造,曾任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副院长,现任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主任医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山东省分会副理事长等职务。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吕同杰逐渐形成了一种看法,即中医同其他学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