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秀华,女,1936年生,广东省兴宁县人。现任广州邮电医院中西医结合内科主任医师。1960年广州中山医学院医疗系本科毕业,分配到贵阳医学院中医系内科教研室工作,随后在医院附院内科病房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医疗和教学。
历年来,热衷于中西医结合事业,任真难过过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新疆分会常委等职务。在医疗科研方面,对内科血液病具有专业特长科研临床工作中,努力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能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实验手段,与中医辨证施治向结合,为促进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工作。
汪秀华,女,1936年生,广东省兴宁县人。现任广州邮电医院中西医结合内科主任医师。1960年广州中山医学院医疗系本科毕业,分配到贵阳医学院中医系内科教研室工作,随后在医院附院内科病房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医疗和教学。
历年来,热衷于中西医结合事业,任真难过过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新疆分会常委等职务。在医疗科研方面,对内科血液病具有专业特长科研临床工作中,努力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能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实验手段,与中医辨证施治向结合,为促进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工作。
张永树,男(1941―)福建省泉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针灸学专家。曾任中国针灸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福建省针灸治疗中心学科带头人,福建省针灸学会第3、4届副会长。福建省针灸学会名誉副会长、泉州市针灸学会名誉会长、泉州市中医药学会荣誉会长。 毕业于福建中医学院针灸师资班。学术渊源于近代针灸大师承淡安,
顾为秀,女,汉族,1924年生,江苏泰兴人,九三学社社员,兰州医学院内科教学教授,第一附属医院内科消化系主任医师,并担任中华医学会甘肃省分会消化分会常委兼肝胆胰组组长等职务。 坚持在医疗、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近40余年。从事消化专业,主攻肝病。在医疗工作中能不断创新,开拓新技术。首创“计划治疗”,
50多年来,他运用蒙药和温针疗术治疗临床常见病及部分疑难病症疗效显著,并研究配制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疑难病专用方;他创立了蒙医学史课程,培养了我国首届蒙医硕士、博士研究生,并提出蒙医药学“三大经典”观点。 吉格木德,男,1939年12月生,内蒙古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内蒙
张铁忠,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老年病科主任。兼任北京中医药学会脑血管病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论坛常委,《中国老年》杂志医学专家顾问组成员,以及卫生部高级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日友好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评审委员(中
朵玛格排,男,(1942一)藏族。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藏医院主任医师、藏医专家。自幼习医,跟随多位名老藏医学习藏医药学,对藏医药及藏族古代文化的研究造诣极深。自60年起从事藏医药工作,至今已有45年,具有深厚的藏医理论基础,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特别对诊治肝胆病有着较强的研究。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和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