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秀华,女,1936年生,广东省兴宁县人。现任广州邮电医院中西医结合内科主任医师。1960年广州中山医学院医疗系本科毕业,分配到贵阳医学院中医系内科教研室工作,随后在医院附院内科病房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医疗和教学。
历年来,热衷于中西医结合事业,任真难过过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新疆分会常委等职务。在医疗科研方面,对内科血液病具有专业特长科研临床工作中,努力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能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实验手段,与中医辨证施治向结合,为促进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工作。
汪秀华,女,1936年生,广东省兴宁县人。现任广州邮电医院中西医结合内科主任医师。1960年广州中山医学院医疗系本科毕业,分配到贵阳医学院中医系内科教研室工作,随后在医院附院内科病房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医疗和教学。
历年来,热衷于中西医结合事业,任真难过过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新疆分会常委等职务。在医疗科研方面,对内科血液病具有专业特长科研临床工作中,努力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能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实验手段,与中医辨证施治向结合,为促进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工作。
张开瑞,男,解放军第302医院临床四科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他负责的科是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肠道传染病科。他多年从事肠道传染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对细菌性痢疾总结出了一整套具有自己特长的行之有效的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治疗方法。 他在40余年的临床工作中,始终坚持临床第一线,重视临床实践,治愈率大量的危重
康廷培,教授,主任医师,1953年毕业于中南军区学院(现第三军医大学)。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保健科学技术学会委员;肥胖病研究会理事;北京中西医结合肥胖病研究治疗中心主任。
黄恩申,男,(1942―)辽宁省沈阳市骨科医院主任医师、中医骨科专家。主管医疗副院长兼沈阳市创伤骨科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辽宁省骨伤分会副主任。中华医学会沈阳骨科分会副主任。国家医疗器械鉴定委员会成员。历任沈阳市中医高级职称评委。 高中毕业后入沈阳市骨科医院中医班,跟随著名骨伤科专家孙毕山学习,1
马智,男,汉族,辽宁省义县人,1940年出生,现任主任医师、教授之职。1959年考入辽宁省沈阳市辽宁中医学院中医系,1965年毕业,同期留校任见习助教及见习医师,1966年7月任助教、住院医师,1980年3月晋升为讲师,4月晋升为主治医师,1985年7月1日晋升为主任医师、同期由学院聘为教授之职,
主任医师,教授。男,1912年1月出生,浙江慈溪人。农工党党员。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历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妇产科学会委员,全国中医学会上海分会妇科学会委员。现任职于上海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专家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