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凤阁,字鸣喈,男,汉族,1925年生,上海市崇明县人,南京中医学院教授。自幼学医,1957年江苏省医科师资班毕业,留南京中医学院,任《伤寒论》、《温病学》教学,并从事临床工作。
对中医学术的研究,喜从源到流地探讨,认为《内》、《难》、《伤寒》、《金匮》乃中医学术之根本,由此而下及各家,本固自能枝荣。中医学术与文理、哲学关系密切,因此欲求精通医理,必须深研文理管理。治学中遇险阻难关,从不退却,敢于知难而上,对疑难问题,必多方求教。在全国性和省级中医刊物上先后发表论文40余篇。
沈凤阁,字鸣喈,男,汉族,1925年生,上海市崇明县人,南京中医学院教授。自幼学医,1957年江苏省医科师资班毕业,留南京中医学院,任《伤寒论》、《温病学》教学,并从事临床工作。
对中医学术的研究,喜从源到流地探讨,认为《内》、《难》、《伤寒》、《金匮》乃中医学术之根本,由此而下及各家,本固自能枝荣。中医学术与文理、哲学关系密切,因此欲求精通医理,必须深研文理管理。治学中遇险阻难关,从不退却,敢于知难而上,对疑难问题,必多方求教。在全国性和省级中医刊物上先后发表论文40余篇。
潘达鑫,男,生于1929年2月,上海市松江县人,江西中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学教授。 1952年毕业于江苏医学院6年制医本科。先后在北京医学院微生物学高级师资班(为国家卫生部第一届高级师资)、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病毒学高级师资班、江西中医学院第五期西医学习中医班进修。 1953年任江西医学院微生物
周文泉 男 (1941-),研究员 中国吉林省吉林市人1963年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医疗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老年病医疗中心主任,教授。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老年医学及清宫医案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3年开始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朱仁锋,1941年生,汉族,湖南常德人,中医诊断学家、中医教育家。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湖南中医学院党委书记,中医诊断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曾任湖南中医学院中医基础教研室主任、基础课部主任、中医系主任等职。现兼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十一大执行委员,中国人体科学学会临床学与哲学专业委
黄瑾明,教授,男,1937年生,广西贵港市人,壮族,1965年毕业于广西中医学院医疗专业。曾任广西中医学院教务处处长。现任广西中医学院教授,硕士学位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理事、广西中医药学会和广西民族医药协会副会长等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
郑魁山(1918~2010)男,,河北省安国县人。号称“西北针王”、“中国针灸当代针法研究之父”,甘肃中医学院教授。出身中医针灸世家,16岁随父亲系统学习了中医经典著作,20岁学成行医于安国、保定、北平等地。 1982年调甘肃中医学院任教授、针灸系名誉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先后兼任中国针灸学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