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凤阁,字鸣喈,男,汉族,1925年生,上海市崇明县人,南京中医学院教授。自幼学医,1957年江苏省医科师资班毕业,留南京中医学院,任《伤寒论》、《温病学》教学,并从事临床工作。
对中医学术的研究,喜从源到流地探讨,认为《内》、《难》、《伤寒》、《金匮》乃中医学术之根本,由此而下及各家,本固自能枝荣。中医学术与文理、哲学关系密切,因此欲求精通医理,必须深研文理管理。治学中遇险阻难关,从不退却,敢于知难而上,对疑难问题,必多方求教。在全国性和省级中医刊物上先后发表论文40余篇。
沈凤阁,字鸣喈,男,汉族,1925年生,上海市崇明县人,南京中医学院教授。自幼学医,1957年江苏省医科师资班毕业,留南京中医学院,任《伤寒论》、《温病学》教学,并从事临床工作。
对中医学术的研究,喜从源到流地探讨,认为《内》、《难》、《伤寒》、《金匮》乃中医学术之根本,由此而下及各家,本固自能枝荣。中医学术与文理、哲学关系密切,因此欲求精通医理,必须深研文理管理。治学中遇险阻难关,从不退却,敢于知难而上,对疑难问题,必多方求教。在全国性和省级中医刊物上先后发表论文40余篇。
谢锦玉,女,汉族,现任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所细胞室中西医结合研究员。1928年生于湖北宜昌,1951年四川成都华西大学医学院本科六年制毕业,全国统一分配到天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基础部组织胚胎教研室,先后任助教,讲师,在鲍鉴清教授指导培养下,专门从事抗肿瘤药物筛选工作。 多年来一贯专心致志
贾春华,教授,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基础系教授,医学博士,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遴选“状元”。1993年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中医药学家刘渡舟先生。
王自强,男,汉族,江苏省丹徒县人,1923年出生。现任南京中医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内经教研室教授、顾问,江苏省中医学会《内经》研究会副主任。 解放后考取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学习一年,毕业留校任教。主编或参加编写多种本科生教材和硕士研究生《内经》教材。在教学同事做好医疗工作,诊治认真细致,对待病人
胡天雄,男,汉族,1921年生,湖南省双峰人。湖南中医学院教授。早年随父在农村行医,并学习中医内、外科。1964年湖南中医学院,初在附属第一医院内科、肿瘤科医师,后调内经教研室任教,1982年负责主编《湖南中医学院学报》至1988年退休。 临床强调八纲应万病,万病不离八纲的辨证原则。认为时无分古今
李乾构,男,(1937―)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生、教授。曾任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常委、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全国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964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分配到北京市中医院工作,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