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元,研究院,女,1936年生于辽宁盖县,1962年北京那个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留校任妇科专家王慎轩的徒弟与助手,在附属医院从事医疗教学工作,1963年评为助教,动乱年代在内科临床,得到殷凤礼、廖家桢教授的指教。
1979年因教学需要调学院古典医著教研室任教。通过研究生班、本科班、西学中班、进修班等层次的教学及广泛听课与阅读,提高了基础课的教学能力,著有《经方要义》,在《浙江中医杂志》、《北京中医》等刊物上也有关于妇科和金匮研究的论文发表。
李书元,研究院,女,1936年生于辽宁盖县,1962年北京那个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留校任妇科专家王慎轩的徒弟与助手,在附属医院从事医疗教学工作,1963年评为助教,动乱年代在内科临床,得到殷凤礼、廖家桢教授的指教。
1979年因教学需要调学院古典医著教研室任教。通过研究生班、本科班、西学中班、进修班等层次的教学及广泛听课与阅读,提高了基础课的教学能力,著有《经方要义》,在《浙江中医杂志》、《北京中医》等刊物上也有关于妇科和金匮研究的论文发表。
杨永华,女,(1942一)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中药学专家。1964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中药系,一直在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从事中药研究。对中药制剂的工艺设计及其合理性研究、中药化学的提取及其标准化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关注中药传统饮片的改革,为保持中医药特色,节省中药材资源,克服中药饮片煎煮的麻
步玉如 (公元1919~1994)男,汉族,北京人。中共党员。 著名中医学家。步玉如1940年毕业于北京国医学院医科,后从师京城名医孔伯华,为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名家生平 1940年,毕业于北京国医学院医科,后师从京城名医孔伯华。 1955
范新孚 范新孚(1914~1974),中医眼科专家。上海人,出身于中医眼科世家,早年从祖父范香孙习医,继承家学。1927年就读于私立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后又师从中医内科名医夏应堂,在南市区文庙设眼科诊所,民间称之为“文庙范氏眼科”。1956年应聘进上海中医学院任眼喉科教研组主任,1960年任龙华医
张德修,成都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教授、中西医结合专家。出身中医世家,毕业于华西协和大学。擅长中医内科、儿科,50余年来,在医教诸方面均有高深的造诣,坚持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30年代就用中西医结合诊治肺脓肿、阑尾炎、急性慢性胃肠炎,前列腺肥大等,获良效。成都两次流行霍乱,经输液与口服中药而加速治愈的事
邹学熹(1931―),男,四川省新都县人,12岁时,即拜新都廖德明学习中医,20岁时已名噪乡里。50年代,又师从易学专家蔡福裔学习易经。曾担任中医专业本科《中医喉科学》、《中医外科学》等课程教学工作,后在函授部从事《内经》等经典著作课程的教学。 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擅长中医内科、皮肤科,善于以五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