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超,男,字治平,汉族,1934年生于北京。高级工程师。出身中医世家,在家庭的熏陶下,早年立志以现代科学为武器,为中医现代化事业服务。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73年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从事中医经络理论研究。
利用其所学现代物理学知识和垫子计算机专长,为中医经络理论研究开辟跨学科的新途径。一贯主张:中医为本,西学为用,以系统科学的观点与方法将中医经络学发展成为与西方医学理论并驾齐驱的现代整体医学体系。
李志超,男,字治平,汉族,1934年生于北京。高级工程师。出身中医世家,在家庭的熏陶下,早年立志以现代科学为武器,为中医现代化事业服务。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73年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从事中医经络理论研究。
利用其所学现代物理学知识和垫子计算机专长,为中医经络理论研究开辟跨学科的新途径。一贯主张:中医为本,西学为用,以系统科学的观点与方法将中医经络学发展成为与西方医学理论并驾齐驱的现代整体医学体系。
李阳光,男,1923年生,汉族,四川省南川县人。出生于中医世家。从事中医临床40余年,在中医内科、外科、外灸科以及妇儿科方面,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尤以蛇伤科见长。现任涪陵地区中医学会会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蛇伤急救专业委员会会员。 14岁从父学医,20岁悬壶南平镇。解放后参加联合卫生院,1954
万文谟,男,汉族,1923年出生,湖北省武汉市人,现住址:武汉市青山区48街37门6号,出身中医世家。 他在50年的临证经历中,对内伤外感诸疾病均有心得,晚年专攻疑难杂症,以治疗肝、胃等脏疾病见长,尤精于治疗肝病,先后撰写学术论文40多篇,他自幼勤奋好学,精于思考,热心中医事业,致力于中医事业的发
何树槐,男,河北省石家庄市人,1937年出生于中医世家,1957年就读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留任于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从事于针灸的临床、教学和科研。 学术思想:首先,强调针灸辨证论治,应以五步为序。即:①脏腑经络定位。②根据脉、证、舌的特点定性。⑧定位和定性相结合。④辨标本。⑤确定治疗大
李克В男,汉族,四川成都市人。1928年出生于中医世家,1950年毕业于西南财经学院,分配到四川广汉县工作数年后,即弃政习医。在父亲李斯炽教授(原成都中医学院院长)的关注下,曾闭门六载,发愤攻读中医书籍。30余岁时,开始帮助父亲整理临床经验,诊治来诊病人,回复问病来信,代课教授学生。40岁左右写成
吴培生,男,82岁,安徽泾县茂林人。出身中医世家,幼承庭训,熟读内、难、伤寒经典,尽得先父藻江公传授,至弱冠侍诊于侧,嗣后即涉临床。理法方药平稳持重,早期拳拳于温热病,以轻灵消化见长,晚年注重妇儿疾病,守方守法颇有独到。妇科临床擅长辨色调经,对经水色、质、量辨察入微,论治有方,屡起沉疴。学术思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