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珍,男,生于1927年,汉族,原籍河南省南阳县安臬乡,1980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1987年在张仲景国医大学晋升为教授,以针灸教学、临床为专业。
30多年来,探讨近百个常用腧穴,究其主治范围、功能、临床应用、功能鉴别、腧穴配伍以及对与腧穴有关的经文、经旨进行了探讨和立论等。伤寒取复溜、合谷发汗与止汗诸书有岐,他从病因病机,腧穴功能和施用补泻法的不同,阐明了个人见解。
李世珍,男,生于1927年,汉族,原籍河南省南阳县安臬乡,1980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1987年在张仲景国医大学晋升为教授,以针灸教学、临床为专业。
30多年来,探讨近百个常用腧穴,究其主治范围、功能、临床应用、功能鉴别、腧穴配伍以及对与腧穴有关的经文、经旨进行了探讨和立论等。伤寒取复溜、合谷发汗与止汗诸书有岐,他从病因病机,腧穴功能和施用补泻法的不同,阐明了个人见解。
周婉玲,女,1940年3月25日生,广西龙州县人。1964年毕业于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县中医医院门诊部副主任、中医副主任医师。在临床上长于治疗内科疑难杂证及妇科慢性炎症。对肝、肾、心血管等内脏疾病经验丰富,尤长于应用“活血化瘀”法,对肝病、心血管病、妇科炎症疗效较好,深受患者信赖。平生勤
陈奇,男,1946年7月28日出生,1963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现任江西医学院吉安分院和附属医院工作,受聘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职称,担任中医教研室副主任、附属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兼任吉安地区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吉安医药》编委等职务。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6年,熟谙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经验丰
杨光裕,男,1937年5月生,现任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儿一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新乡医学院副教授。对小儿腹泻、贫血、哮喘、肾病、寄生虫病,心理卫生身心疾病诊断治疗有专长,六项科研成果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评为河南省先进科技工作者。论着:“面部白斑等六项望诊体征对蛔虫病诊断价值的探讨”《新医药学杂志》
张秀珍,女,副主任医师,现任河南省直机关第一门诊部科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河南分会理事,河南中医肿瘤学会委员,河南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会委员。生于1935年5月,中医世家,自幼跟随家父胡世锐学习中医,大专学历,从事医疗工作30余年,对治疗脾肾阳虚,各种瘀证,心血管疾病,泌尿系感染等疾病有良好效果。
明久多吉,男,(1959一)藏族。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藏医院副主任医师、藏医学专家。1977年毕业于那曲地区卫生学校,系统掌握藏医学知识和现代医学知识,在临床工作中能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深入研究,系统总结,往往取得满意效果。从事藏医药临床、科研工作近30年,有较高的藏医药学理论水平及丰富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