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民,男,1935年生,汉族,江苏武进人。《中医教育》杂志主编,北京中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195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59年至今在北京中医学院任教,先后担任医古文教研室副主任等职务。
从个1961年开始,先后担任历届本科生、进修班、师资班、研究生班医古文课程的主讲工作,并率先提出在医古文教学中,开设中医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等专题讲座。在教学中,主张“以文为主,医文结合”、“文是基础医是楼”、“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他一贯的教学思想。
刘振民,男,1935年生,汉族,江苏武进人。《中医教育》杂志主编,北京中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195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59年至今在北京中医学院任教,先后担任医古文教研室副主任等职务。
从个1961年开始,先后担任历届本科生、进修班、师资班、研究生班医古文课程的主讲工作,并率先提出在医古文教学中,开设中医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等专题讲座。在教学中,主张“以文为主,医文结合”、“文是基础医是楼”、“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他一贯的教学思想。
朱曾柏,男,1932年生,湖北省监利县人,湖北中医学院教授。1954年在河北省中医进修学院进修学习。结业时各科成绩名列前茅留校任教至今。选后担任过门诊医师,第二门诊一医师兼负责人,讲授中医内科学和中医药学等课程。 “文革”时期,长期、主动参加巡回队,为人民防病治病,积累了大量而宝贵的临床资料和经验
张六通,男,教授,1939年2月生,江苏武进人;1964年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六年制中医专业,留校任教,兼临床、科研工作。先后任教研室教师、副主任、主任,主讲本科班、西学中班、青年教师培训班、师资班。 原湖北中医学院院长,历任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湖北省首届学位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副理
李鸿全,男,汉族,1913年生,辽宁省庄河县人。辽宁中医学院教授。在庄河县中医院任主任7年。1959年调入辽宁中医学院,作耳鼻喉科教学、临床医疗工作,至今30余年。期间获本院工作奖2次;本院“荣誉证书”奖2次。 治学思想,以四诊八纲辨证,按八法施治为主。因成方不可能与病情正合适,病是一种错综复杂客
周文泉 男 (1941-),研究员 中国吉林省吉林市人1963年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医疗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老年病医疗中心主任,教授。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老年医学及清宫医案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3年开始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孙材江,男,汉族,1931年生,河南省汲县人,中共党员,现任湖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骨伤科研究室主任、教授。工作期间主要从事骨科的临床、教学和中西医结合的科研工作。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 他担任院长期间,不仅除了努力抓好医院的医政建设,保证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顺利进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