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子建,男,汉族,1911年生,陕西省城固县人,现任云南中医学院教授。他自幼随父学医,1940年参加“过敏党考试院云贵考处”考试,定为中医师。曾多次参加全国中医学院教材的修审会议,参加多部编书工作。
他深受其父医学思想。先父处方用药,剂量大而药味少,深的仲景《伤寒论》之真谛。每诊治一病均以扶持正气为主导思想。这又是领会了东垣《脾胃轮》之法。本着上述原则去处理疾病,少有失误,而见效居多。论文“五行的生和成”获学院论文表扬奖,授予奖状。
许子建,男,汉族,1911年生,陕西省城固县人,现任云南中医学院教授。他自幼随父学医,1940年参加“过敏党考试院云贵考处”考试,定为中医师。曾多次参加全国中医学院教材的修审会议,参加多部编书工作。
他深受其父医学思想。先父处方用药,剂量大而药味少,深的仲景《伤寒论》之真谛。每诊治一病均以扶持正气为主导思想。这又是领会了东垣《脾胃轮》之法。本着上述原则去处理疾病,少有失误,而见效居多。论文“五行的生和成”获学院论文表扬奖,授予奖状。
沈自尹(1928年-),男,汉族,浙江镇海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52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疗系本科,是年8月广州岭南医学院高师班学习,1953年8月返回上海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华山医院)任内科助教,1955年师从著名老中医姜春华教授,因继承和发
孙材江,男,汉族,1931年生,河南省汲县人,中共党员,现任湖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骨伤科研究室主任、教授。工作期间主要从事骨科的临床、教学和中西医结合的科研工作。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 他担任院长期间,不仅除了努力抓好医院的医政建设,保证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顺利进行之外,
徐承秋,女,汉族、生于1929年7月1日,湖南长沙市人。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教授、研究员,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委员会副主任,全国胸痹心痛协作组顾问。 1950年至1955年就读于湖南医学院医疗系,开始了自己的医学生涯,走上了济世活人之路。五年寒窗,奠定
谭家兴,男,1931年1月生,民族:汉,中共党员,内科教授,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人。 1951年毕业于大连医学院,1956至1959年参加卫生部天津中医研究班学习,现职称教授,曾任长春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中医研究所所长、附院 副院长、院长等职。主要从事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教学之余,还坚持临床和
李顺成,男,1930年生,河北省唐山市人,现任北京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副所长、中西医结合教研室主任,教授。1955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儿科系,后分配到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任教。1958年参加中医研究院主办的第二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经过系统理论歇息和临床实践,为后来从事中西医结合工作打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