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叔英,男,1923年生,汉族,江苏省无锡县人。现任南京医学院中医学教授,兼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还兼任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江苏省分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医学会江苏省分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专攻中医小儿科学,尤其对脾阴虚证作了理论上和实验室方面的探索。平常对“人之一身,生死系乎脾胃”这一主张,十分赞同。但脾之虚证,不仅有气虚、阳虚,亦有阴虚。故曾在1987年北京全国第一次内经、诊断专题学术会议上,做了”脾阴虚证的诊断“的大会发言,意在完善中医的脏腑学说。
贝叔英,男,1923年生,汉族,江苏省无锡县人。现任南京医学院中医学教授,兼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还兼任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江苏省分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医学会江苏省分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专攻中医小儿科学,尤其对脾阴虚证作了理论上和实验室方面的探索。平常对“人之一身,生死系乎脾胃”这一主张,十分赞同。但脾之虚证,不仅有气虚、阳虚,亦有阴虚。故曾在1987年北京全国第一次内经、诊断专题学术会议上,做了”脾阴虚证的诊断“的大会发言,意在完善中医的脏腑学说。
梁贻俊(1927- ),女,北京人。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出身于北京一中医世家,自幼对祖国医学产生浓厚兴趣。后拜名医宗维新、赵树屏为师,医技日进。1984年调入中日友好医院工作。1990年,任中华全国血证委员会委员,被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评选为中国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是全国
他致力于藏医药事业继承发展,研究、整理藏医药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研发藏药制剂,坚持奉行藏医特色优势和疗法,带领山南地区藏药炼制技术走在了全区藏医界前列,为全国各地多所藏医医院、学校建设贡献力量。 格桑平措,男,1945年10月生,西藏山南人,中共党员,大学专科学历,西藏山南地区藏医医院主任医师,研
蔺云桂,男,1930年1月16日出牛,汉族,山东省博兴县蔺家庄人。现住福建省中医药研究所宿舍2号,邮政编码:350003。福建省中医药研究所:主任医师、教授。 蔺云桂1945年参加八路军,1947年在中原军区针灸班学习,师从针灸名家鲁之俊。1949年随军南下福州,1951由针灸名家朱琏收为门徒,1
陈基长,男,(1938―)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中医骨伤科专家。历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教研室主任、广东省中医药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骨伤科学会顾问、广东省中西医院结合股骨头坏死协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品监督审评专家、中华医学会科技奖评审
孙良佐,男,1940年6月生,江苏省无锡市人。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院教授、主任医师。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曾被聘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十思想研究会常务委员、新疆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及学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兵团医学会常务理事、石河子药学会会长等。 1963年毕业于江苏无锡中医专科学校,现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