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叔英,男,1923年生,汉族,江苏省无锡县人。现任南京医学院中医学教授,兼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还兼任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江苏省分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医学会江苏省分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专攻中医小儿科学,尤其对脾阴虚证作了理论上和实验室方面的探索。平常对“人之一身,生死系乎脾胃”这一主张,十分赞同。但脾之虚证,不仅有气虚、阳虚,亦有阴虚。故曾在1987年北京全国第一次内经、诊断专题学术会议上,做了”脾阴虚证的诊断“的大会发言,意在完善中医的脏腑学说。
贝叔英,男,1923年生,汉族,江苏省无锡县人。现任南京医学院中医学教授,兼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还兼任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江苏省分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医学会江苏省分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专攻中医小儿科学,尤其对脾阴虚证作了理论上和实验室方面的探索。平常对“人之一身,生死系乎脾胃”这一主张,十分赞同。但脾之虚证,不仅有气虚、阳虚,亦有阴虚。故曾在1987年北京全国第一次内经、诊断专题学术会议上,做了”脾阴虚证的诊断“的大会发言,意在完善中医的脏腑学说。
吕学泰,字舒亭,号子愚,男,汉族。1919年生,山东省东平县人,山东省泰安市中医二院主任医师。吕学泰早年从师[季廪生马益良学医。1957年结业于山东中医进修学校。现任泰安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名誉教授等职务。吕学泰多年来在教学工作中,特别重视医德教育,以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身教
李世文,女,(1941―)湖南省衡阳市中医院主任医师、中医内科专家。1966年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在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研修一年。在三十余年的临床实践中,最擅长治疗的疾病为心脑血管疾病,对其病因病机的诊治方面具有独到见解,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于胸痹,除具体分型外,认为胸痹之证的总则以心
他主张皮肤病学科从中医外科学中独立出来,他创新发展了岭南皮肤病学流派,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学术体系,在皮肤病治疗上首倡“平调阴阳、治病之宗”、“解毒驱邪,以和为贵”等学术观点。他学术精湛,深受爱戴。 P国维,男,1937年11月生,广东佛山人,中共党员,六年制本科学历,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
冯世纶,男,1938年5月出生于河北。现任主任医师、教授。196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先后任职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医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0世纪80年代,从事气管炎研究,获国家科技大会奖。90年代从事类风湿研究,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 系统整理总结
张文泰,男,(1939―)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中医骨伤科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吉林省中西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1965年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长期从事骨伤科教学、医疗、科研工作,先后参加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