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乐善,男,1912年生,汉族,辽宁省义县人。14岁尊祖父之命从父学医,经常在祖父指导下通读中医经典及历代各家医学文献,几年后对医理豁然贯通。20岁已能独立行医,对内、外、妇、儿、骨伤等科均能接诊,并愿意诊治各种疑难杂症。在治疗上深求如何权衡扶正祛邪之法,在临床中常怀有辨证准确,,立法精当,施针用药有的放矢的学术思想。
王乐善的学术特点是,临床多采取针药并举之法,收效往往是立竿见影,以治疗速效得到患者新人,悬壶之处求治者络绎不绝。
王乐善,男,1912年生,汉族,辽宁省义县人。14岁尊祖父之命从父学医,经常在祖父指导下通读中医经典及历代各家医学文献,几年后对医理豁然贯通。20岁已能独立行医,对内、外、妇、儿、骨伤等科均能接诊,并愿意诊治各种疑难杂症。在治疗上深求如何权衡扶正祛邪之法,在临床中常怀有辨证准确,,立法精当,施针用药有的放矢的学术思想。
王乐善的学术特点是,临床多采取针药并举之法,收效往往是立竿见影,以治疗速效得到患者新人,悬壶之处求治者络绎不绝。
夏军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名老中医,北京市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业委员会顾问委员。 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四十余年,对心血管病及糖尿病有较为深入的研究。研制出中药益气生津散用于治疗糖尿病取得较好疗效,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参加研制中药强心栓获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陆拯,1938年生,幼名橘泉,号一了子,浙江湖州人。1959年毕业于湖州中医院中医专科班(5年制),后又结业于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文献研究班。现任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副主任中医师、《浙江中医杂志》社主编兼主任、《气功》杂志主编、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浙江分会理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医编辑学
钱黛华,女,汉族,1935年6月生于浙江省嵊县,通讯地址: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邮政编码:2000010;技术职称:副主任针灸师,1964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针灸系,从事针灸、中医内科及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科研工作,任上海市针灸协会,针灸器材研究会委员。 医学方面:针灸技术熟练,并治愈了
黄少华,男,生于1924年,汉族,江西清江县人。于1942年在湖南常德名老中医丘屏之先生门下学医,解放后又经武汉市人民政府卫生局医务人员考试即可,从此悬壶汉上。于1964年毕业于武汉抵御业余医大中医班。系统学习了中医经典著作和现代医学之生理、解剖、病理、诊断、药理、寄生虫等基础理论和临床课程。 从
50多年来,他运用蒙药和温针疗术治疗临床常见病及部分疑难病症疗效显著,并研究配制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疑难病专用方;他创立了蒙医学史课程,培养了我国首届蒙医硕士、博士研究生,并提出蒙医药学“三大经典”观点。 吉格木德,男,1939年12月生,内蒙古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内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