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旷观,曾用名:网文达,男,1930年生,汉族。辽宁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1950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同年分配在辽宁省立医院内科,1956年来沈阳原辽宁中医院仍做内科医师工作,在辽宁中医学院西学中班系统学习中医,重点研究内科肾病,任肾病科研组组长。
在近30年的研究中,体会到中医对肾病的辨证施治、理法药方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均有其独到之处,并有新的认识和突破,总结出肾病的一系列新的治疗疗法,先后在国家级刊物、省级刊物以及全国性的专业会议、国际会议上发表和交流文章20余篇。
王旷观,曾用名:网文达,男,1930年生,汉族。辽宁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1950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同年分配在辽宁省立医院内科,1956年来沈阳原辽宁中医院仍做内科医师工作,在辽宁中医学院西学中班系统学习中医,重点研究内科肾病,任肾病科研组组长。
在近30年的研究中,体会到中医对肾病的辨证施治、理法药方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均有其独到之处,并有新的认识和突破,总结出肾病的一系列新的治疗疗法,先后在国家级刊物、省级刊物以及全国性的专业会议、国际会议上发表和交流文章20余篇。
吕奎杰,男,1928年生,河北省沧县人,沧州地区中医院主任医师。1956年考入石家庄河北中医进修学校学习半年,1958年考入北京中医学院教学研究班,1959年结业后到河北中医学校任教,1985年调沧州地区中医院工作至今。 在治学上,推崇张仲景、李东垣及近代名医张锡纯,主张师古不泥古。擅治内科杂病,
张继东,男,(1949―)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学教研室主任、山东大学中医学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杰出学术带头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杨宝余,男,(1935―)辽宁省铁岭市中医院主任医师、中医内科专家。1957年毕业于沈阳医学院,1965年毕业于辽宁中医学院。五十年来,一直从事医疗临床,通晓中西医理论,运用中西医两套理论指导临床,开阔治疗视野,提高疗效。善于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心理障碍性疾病,特别善于治疗广大群众常见
朗嘉,男,(1948―)藏族。西藏日喀则地区藏医院主任医师、藏医学专家。藏医药、藏医历算研究中心主任,学科带头人,自治区政协委员。自幼在西藏后藏扎什伦布寺为僧,并在扎什伦布寺“吉吉那嘎”藏医学校系统地学习藏医理论基础知识,并跟随藏医博士措珍老师系统地学习藏医药理论知识。先后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
林水淼,男,汉族,1941年3月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先后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多次被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奖励和评审专家。现任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老年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基金会生命科学部中医药学科项目评审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