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雨泽,男,教授。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六年制中医本科。从事中医临床、科研1935―),主任医师、教、教学近四十年。曾参加国家级中医古藉整理科研工作,对《伤寒论》进行了深入整理研究。
毛雨泽,男,教授。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六年制中医本科。从事中医临床、科研1935―),主任医师、教、教学近四十年。曾参加国家级中医古藉整理科研工作,对《伤寒论》进行了深入整理研究。
高益民,男,(1932―)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主任医师、教授、中西医结合专家。1955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1962年毕业干北京市第一届西医学习中医班。主要从事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研究和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教学工作。擅长治疗疑难杂病(包括内、妇、皮外科)、免疫性疾病,以及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干预。在选方用
石志超,主任医师,教授。出身世医之家,师承国医大师任继学、朱良春,从事临床工作近40年。潜心研究,治学严谨,精勤不怠,汇百家之长为己用,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和经验,笔耕不倦,著作等身。临床推崇经典运用,以阴阳气血为核心,重视养阴,着眼大法,辨证与辨病结合,以辨证论治为根本而应万变,擅长治疗疑难重
庞赞襄(1921~2005)男,汉族,河北省巨鹿县人,河北省医院主任医师。善于撷取内、外科之长,以补眼科之不足,把整体观念和分证论治灵活地运用于中医眼科临床实践。同时为补中医眼科检查方法的不足,积极学习西医的现代检查方法。用西医的检查明确诊断后,再以中医的辩证施治,因而提高了眼病的正确诊断率和治愈
他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在慢性肝病治疗上主张以“瘀血证”立论,重用丹参益气健脾辨证用药;研制出“胃忧康”,创用中药“灭HP(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对慢性胃炎、萎缩性病变有良效。 姚希贤,男,1930年6月生,河北衡水人,大学学历。河北医科大学内科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1955年毕业
钟新渊,男,1923年生,湖南醴陵市人,中共党员。江西萍乡市中医院主任医师。1956年进萍乡县中医院。1960年调萍乡市人民医院。1979年又转如萍乡市中医院。一直未中断临床工作。 从医至今,中医理论于实践结合,与西医公事20余年,接触病种甚繁,疑难病症不少,凡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皆有涉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