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本草研究领域学科带头人。20年来,发表本草及药学史相关论文百馀种,其中包括《历代中药文献精华》、《本草纲目索引》、《证类本草》 (校点)、《食物本草》(校点)、《食疗本草译注》、《中药文献的检索和应用》等书籍。对《履f岩本草》、《绍兴本草》、(神谷本)、《宝庆本草折衷》、《本草原始》等十余种古本草研究有创见,对历代药王及药王庙有深入的研究,并考证出现存最早的唐代药图。结合用药实际考证了龟甲运
为中国本草研究领域学科带头人。20年来,发表本草及药学史相关论文百馀种,其中包括《历代中药文献精华》、《本草纲目索引》、《证类本草》 (校点)、《食物本草》(校点)、《食疗本草译注》、《中药文献的检索和应用》等书籍。对《履f岩本草》、《绍兴本草》、(神谷本)、《宝庆本草折衷》、《本草原始》等十余种古本草研究有创见,对历代药王及药王庙有深入的研究,并考证出现存最早的唐代药图。结合用药实际考证了龟甲运
杨嘉福,男,1939年5月生。白族,云南大理州人。 1962年云南中医学院毕业,现在云南大姚铜矿职工医院任中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他自幼随父习医,业秉家传。中医学院毕业后经卫生厅统一组织继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拜省著名老中医儿科专家廖浚泉为师。从师3年,深得其传。他治学谨严,学验俱丰。治病重脾胃,认为
张本初,男,1931年生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早年就读于河北医学院,1954年毕业并留校任教。对内科学,诊断学,传染病及结核病,皆逐行执教。其中对临床检验学心得殊深。 临床治病以培本为主,尤其肿脾肾。想肾为先天之本,如先天不足后天调度亦难。况今世有人多对先天之本不加重视,狂欲乱吸横加摧残,满足一时
潘桂娟,女,1953年4月出生 1960年9月―1966年7月 沈阳市松花江小学 学生 1966年9月―1970年9月 沈阳市第二十五中学 学生 1970年9月―1973年9月 沈阳农业大学(原沈阳农学院)实验农场知识青年 1970年8月 在沈阳市第二十五中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73年3月
刘景民,男,1944年3月26日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65年毕业于黑龙江省鸡西市卫校中医大专班。先后在黑龙江中医学院、黑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进修学习。从医26年,倾心治学,勤于实践,通晓中医经典着作,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脏腑辨证,对治疗外感热病,内伤杂病颇多体会,尤其对痰
何炎觯男,1922年生,广东省东莞市人,现任东莞市中医院名誉院长。少年从宿儒学习古文,参入高中后丧父,乃发愤自学中医。早年为开业中医,解放后,组织东莞第一间新生中医联合诊所,任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