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
杏仁:1克。
苏叶:1克。
前胡:1克。
半夏:1克。
陈皮:1克。
桔梗:1克。
枳壳:1克。
茯苓:1克。
甘草:1克。
【用法】
研成细末,备用。加白蜜糖75克,连须葱白3根捣烂如泥状,另用萝卜汁10克,大枣3克(去核捣烂),令诸药成药饼状,敷于患儿脐上,半小时换药1次。
【功效】
疏散风寒,理气化痰。小儿感冒(风寒型)。
【方剂】
杏仁:1克。
苏叶:1克。
前胡:1克。
半夏:1克。
陈皮:1克。
桔梗:1克。
枳壳:1克。
茯苓:1克。
甘草:1克。
【用法】
研成细末,备用。加白蜜糖75克,连须葱白3根捣烂如泥状,另用萝卜汁10克,大枣3克(去核捣烂),令诸药成药饼状,敷于患儿脐上,半小时换药1次。
【功效】
疏散风寒,理气化痰。小儿感冒(风寒型)。
【方剂】 茵陈:20克。 板蓝根:20克。 茯苓:10克。 怀山药:10克。 柴胡:10克。 白术:10克。 神曲:6克。 生甘草:5克。 大枣:3枚。 【用法】 将本药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2~
【方剂】 香豉:3克。 葱白头:3根。 【用法】 将香豉研末,葱白头捣烂如泥,两味混合加入滚开水少许调和,备用。敷贴于劳宫穴(双)上,外以纱布包扎固定。 【功效】 疏散风寒。小儿风寒感冒。
【方剂】 川贝母:30克。 朱砂:9克。 雄黄:9克。 胆南星:9克。 天竺黄:9克。 川黄连:9克。 猴枣:9克。 月石:9克。 琥珀:15克。 天麻:15克。 橘红:15克。 寸麦冬:15克。
【方剂】 绵茵陈:30克。 板蓝根:10克。 蒲公英:10克。 生山栀:10克。 虎杖:10克。 垂盆草:10克。 【用法】 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4~5次口服,每日1剂。20日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