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拼音首字母分类的中药
按照重要名称首个字母分类查询中药材,是用药分类更加简单快捷便于查找。
【八角乌】活血止血,散结消肿。用于咳嗽咯血,便血,月经不调,跌打损伤,乳腺炎,痈疖肿毒。[ 详情 ]
【木竹子皮】清热解毒;收敛生肌。主消化性溃疡;肠炎;口腔炎;牙周炎;下肢溃疡;湿疹;烫伤[ 详情 ]
【铁篱巴果】去瘀生新。治吐血,疗痔疮。[ 详情 ]
①《福建民间草药》:解热行气,除湿消疹。
②《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解毒,杀虫。
治乳痈,干根五钱,酒水煎服;另用鲜叶加冷饭捣烂外敷。
治小儿惊风、脐风、痫疾。
①《本经》:主小儿惊痫,寒热结气。
②《本草拾遗》:主小儿撮口病,先赘小儿口傍,令见血,以瓮碎取汁涂之,亦生捣鼠妇并雀瓮汁涂。
①《别录》:(果实)主益气,明目。
②《陕西中草药》:全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止痒。治肠炎,痢疾,蛇、狗咬伤,疮疖肿毒,瘰疬,带状疱疹,湿疹,皮炎,皮肤瘙痒症,痔疮。
治聤耳,冻疮。
①《别录》:主耳聋。
②孟诜:涂冻疮。
③《滇南本草》:兴阳泄精。
祛风散寒,续筋接骨,活血止痛,解毒。主治伤风感冒,风湿骨痛,疮疡肿毒,跌打损伤,骨折,蛇咬伤。
舒筋活络,止痛。治坐骨神经痛,筋骨疼痛。
①《唐本草》:主女人产不出。煮汁饮之。
②《品汇精要》:去虫。
①《纲目》:滑肠。
②《本经逢原》:益肝和脾。
治痢疾,吐血,血崩,目翳。
①《国药的药理学》:治阿米巴赤痢。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退热。治吐血,血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