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伯扬(1926年―),内科主任医师。师从刘瞿生、宗维新等名医。至今已经行医五十余年。第一批北京市级师承指导老师。
孙老主张病证结合、医药并重,更注重“先天肾水”与“后天脾胃”的培养和调理;重视气血盛衰的辨证核心理论。研制的特色中成药“醒脑延寿片”和“清脑平肝片”,用于不同证型的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疗效显著。荣获北京市科委科技进步奖。
学术继承人:张云云、张国英、张海滨等。
孙伯扬(1926年―),内科主任医师。师从刘瞿生、宗维新等名医。至今已经行医五十余年。第一批北京市级师承指导老师。
孙老主张病证结合、医药并重,更注重“先天肾水”与“后天脾胃”的培养和调理;重视气血盛衰的辨证核心理论。研制的特色中成药“醒脑延寿片”和“清脑平肝片”,用于不同证型的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疗效显著。荣获北京市科委科技进步奖。
学术继承人:张云云、张国英、张海滨等。
潘敏求,男,主任医师。1941年10月生,湖南浏阳人。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临床研究所所长、肝病及肿瘤研究室主任。1968年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1978年任湖南省肿瘤医院中医科主任。 自60年代以来,一直从事中医药的临床和实验研究,重点从事中医药防治肝病和肿瘤的研究,尤其在运用中药治疗乙肝、肝硬化、顽
高学廉,男,1932年生,汉族,江苏省沛县人。主任医师。抚顺医学院毕业。曾任齐鲁石油化公司医院副院长,中国十化建医院副院长。现任高等中医院骨伤研究会临淄康复医院所长,发明了实用新型便携式牵引床及实用新型固定式牵引床。 临床主治颈、肩、腰、腿、瘫及骨伤顽症,实行中西医结合、动静结合的综合疗法。对一周
吴仁贵,男,1933年生哼,湖南人,现任解放军广州疗养院主任医师。1954年毕业于南昌第六军医大学,1959~1963年广州中医学院高研班毕业。曾于一七七中心医院、广州总医院、一五七中心医院工作,现在解放军广州疗养院工作。 30多年来,一直从事临床及老年高干科室的诊治和科研工作。曾撰写肝硬化腹水的
岳在文,男,(1955―)包头市蒙中医院主任医师、中医内科专家。《包头医药》、《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编委,内蒙古中医药学会理事,包头市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理事,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内蒙古名中医。 1978年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中医系,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工作30年,潜心钻研中医四大经
王应麟,男,(193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医儿科专家,北京中医学会儿科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全国临床教学研究会儿科临床分会副理事长,国家药审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任命的第三批全国500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出身于北京中医儿科名医世家,为第四代传人,自幼随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