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敏,男,1928年生,籍贯:山东济南。回族。主任医师。1954年毕业与北京中医学院,曾任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教研室主任,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现任上海市浦东中心医院中医结合研究室主任等职务。
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曾主编《常见病的中医治疗研究》、《中医方剂手册新编》,编著《活血化瘀法临床应用与研究》等。由于坚持中西医结合工作,为发扬祖国医学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曾获得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及上海市卫生局的表彰。
余永敏,男,1928年生,籍贯:山东济南。回族。主任医师。1954年毕业与北京中医学院,曾任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教研室主任,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现任上海市浦东中心医院中医结合研究室主任等职务。
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曾主编《常见病的中医治疗研究》、《中医方剂手册新编》,编著《活血化瘀法临床应用与研究》等。由于坚持中西医结合工作,为发扬祖国医学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曾获得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及上海市卫生局的表彰。
赵子敏,男,(1943―)苏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医内科专家。1965年毕业于苏州市中医大专班,曾师从尤怀玉、马寿山学习针灸,后专攻中医内科,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年。1970年考入江苏省第一期中医内科医师提高班,先后随邹良材、徐景藩、周仲英等专家临诊,深受教诲,得益非浅,中医基础
张永树,男(1941―)福建省泉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针灸学专家。曾任中国针灸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福建省针灸治疗中心学科带头人,福建省针灸学会第3、4届副会长。福建省针灸学会名誉副会长、泉州市针灸学会名誉会长、泉州市中医药学会荣誉会长。 毕业于福建中医学院针灸师资班。学术渊源于近代针灸大师承淡安,
邓尔禄,男,(1943一)青海省中医院主任医师、中医内科专家。1968年毕业于青海省中医班。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大内科临床30余年,运用中西医结合,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优势,诊治了大量内科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和总结整理工作,取
王以慈,男,1927年11月6日生,回族,上海人。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主任医师、室主任。1954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后,从事骨伤神经科工作。以临床神经电生理(如肌电图,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及心电图等)验证中医手法、气功及中药等各型颈椎病、腰椎病、脊柱与内脏相关理
他擅用针刺治疗乳癖、中风后遗症等疾病,创立乳癖病辨病与辨证结合的诊断方法,提出“疏肝和胃,滋肝肾,调冲任”治疗乳癖病的学术思想和“肝火、肝郁、肝肾阴虚、气血双虚”的辨证分型;据此选配穴位的治疗方案被录入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 郭诚杰,男,1921年12月生,陕西富平人,中共党员、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