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鸣真,女,原名明珍,1930年生,湖北武汉人。现同济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副主任。1952年毕业于中南同济医学院,留该院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任助教、住院医师。195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在学术观点上,认为妇科功能兴疾病多宜从肝、脾、肾论治。特别是对不孕症、滑胎,认为多系肾虚,天癸不足,冲任受损;或兼脾虚生化之源,或兼肝虚藏血失职、肝郁疏泄无能,故主张以补肾为主,辅以调理肝脾为治。
李鸣真,女,原名明珍,1930年生,湖北武汉人。现同济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副主任。1952年毕业于中南同济医学院,留该院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任助教、住院医师。195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在学术观点上,认为妇科功能兴疾病多宜从肝、脾、肾论治。特别是对不孕症、滑胎,认为多系肾虚,天癸不足,冲任受损;或兼脾虚生化之源,或兼肝虚藏血失职、肝郁疏泄无能,故主张以补肾为主,辅以调理肝脾为治。
范崔生,男,1931年生,江西省临川县人。中共党员。现任江西中医学院药学系中药鉴定学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随父学习,并攻读古典文学。1948年考入江西医专药科,1951年毕业后分配在江西药科学校任教。1973年于江西中医学院并校至今。 专长中药鉴定、中药炮制和中药资源开发利用,对江西省的土特产
徐承秋,女,汉族、生于1929年7月1日,湖南长沙市人。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教授、研究员,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委员会副主任,全国胸痹心痛协作组顾问。 1950年至1955年就读于湖南医学院医疗系,开始了自己的医学生涯,走上了济世活人之路。五年寒窗,奠定
丁樱,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77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系,现任河南中医学院儿科学科带头人,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院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河南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儿
李克绍,男,1910年生生,山东省牟平县人。山东中医学院教授。年仅25岁就有了合法医证件。曾在原籍自设诊所,而后在烟台、大连等地挂牌行医。全国解放后在威海市联合诊所工作。1958年调入山东中医学院,任伤寒教研室讲师。1987年退休。 他自学成才的榜样,其治学方法和性格特点,可归纳为:锲而不舍,自学
沈凤阁,字鸣喈,男,汉族,1925年生,上海市崇明县人,南京中医学院教授。自幼学医,1957年江苏省医科师资班毕业,留南京中医学院,任《伤寒论》、《温病学》教学,并从事临床工作。 对中医学术的研究,喜从源到流地探讨,认为《内》、《难》、《伤寒》、《金匮》乃中医学术之根本,由此而下及各家,本固自能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