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斗,女,1920年生于山西清徐县,兰州军区解放军第一医院传染科技术顾问。传染科主任医师。1945年毕业于国立贵阳医学院,毕业后从事妇幼卫生工作,重点搞小儿传染病的预防及治疗,并兼任教学工作。
40余年来,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共写出传染病方面论文20余篇。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边学边用,中医药学丰富了她长期治疗生涯,做到西医诊断中西医治疗,在治疗中,西药治疗好则用西药,中药治疗好则用中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好则两者联合应用。逐步使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工作走上科学化、系统化。
刘建斗,女,1920年生于山西清徐县,兰州军区解放军第一医院传染科技术顾问。传染科主任医师。1945年毕业于国立贵阳医学院,毕业后从事妇幼卫生工作,重点搞小儿传染病的预防及治疗,并兼任教学工作。
40余年来,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共写出传染病方面论文20余篇。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边学边用,中医药学丰富了她长期治疗生涯,做到西医诊断中西医治疗,在治疗中,西药治疗好则用西药,中药治疗好则用中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好则两者联合应用。逐步使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工作走上科学化、系统化。
毛德西,男,(1940―)河南省巩义市人,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医内科专家。现任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国家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家中医科普专家,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1964年毕业于河南卫生厅中医本科学徒班
他抗击非典巧施妙手,展现中医药在急症方面的特色。他热心公益心系偏远,用医术挽救边疆百姓于苦痛。他长于肺病潜心钻研,创新中医“风邪”理论,形成风咳、风哮辨治体系。他在传染病防治及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方面献计献策。 晁恩祥,男,1935年7月生,河北唐山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
贺承钧,男,汉族,浙江省宁波市人,生于1929年,现任安徽省立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安徽分会副理事长等职务。1954年毕业于大连医学院,1956年进卫生部举办的上海市中医研究班,1959年结业,会安徽中医学院担任中医医疗教学工作。 30余年来坚持中医临诊,既有西医基础,又有中医临床
王以慈,男,1927年11月6日生,回族,上海人。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主任医师、室主任。1954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后,从事骨伤神经科工作。以临床神经电生理(如肌电图,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及心电图等)验证中医手法、气功及中药等各型颈椎病、腰椎病、脊柱与内脏相关理
他编写了全国第一部统编中医药高等教材《内经讲义》、第一部西学中教材《中医学概论》,在全国创建第一个中医养生康复学科。对患者、对学生、对年轻教师他常常解囊资助,桃李遍天下。 孟景春,男,1922年7月生,江苏张家港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57年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