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一药 > 养生食谱 > 正文

中医进补原理

无论精神补益,还是饮食补益、药物补益、按摩补益、艾灸补益,都是以中医的基本理论为指导,通过各自的方式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补益五脏和调援精神,从而保证人体的健康。

【平衡阴阳】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指导思想,至今仍然在指导着中医临床。当人体处于阴阳平衡的状态时,中医便认为属于健康的状态,如《素问·调经论》指出的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着一,命日平人。当病邪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相搏,斗争的结果使得阴阳平衡被打破时,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中医则称之为阴阳失调。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华,进补作为中医八法中的补法,也应当依据辨证论治的总原则,实施辨证施补。在中医的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辨证中,阴阳系八纲之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在八纲辨证中,阴阳统帅其他六纲,其中表、热、实属阳;里、虚、寒属阴。

阴阳是互根的。明代赵养葵在其所著的《医贯·阴阳论》中对阴阳互根的理论作了说明,指出: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意思是说阴精(指一切营养物质)是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阳气(指一切生理功能活动)必须依赖阴精的资助。如果没有阴精的资助,生理功能活动便无以产生;而阴精的生成又必须以阳气为之生化。如果没有阳气为之生化,也就不能形成阴精。阴阳之间相互依赖,互生互长。在补益当中必须根据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采取不同的方法,或滋阴、或壮阳、或阴阳双补,以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

【调和气血】

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充盈方能满足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早在《素问·调经论》指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中医认为气在人体中有五大作用:第一,气可以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起着激发与推动作用。第二,气的运行可维持人体的正常体温,因而保证了各组织器官正常的生理活动。这种作用被称为温煦作用。第三,气能够护卫全身的肌表,防御各种外邪的侵袭,起到对疾病的防御作用。第四,气能够维持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的正常运行,营养全身各组织器官。

气还能够控制汗液、尿液等津液的分泌量,对人的津液起到固摄作用。第五,气还具有气化作用,所谓气化也就是气的运动所产生的变化,与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有关,比如食人的食物转化为水谷之精气,而水谷之精气又化生为气血、津液,以及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转化都是由于气化作用。

无论精神补益,还是饮食补益、药物补益、按摩补益、艾灸补益,都是以中医的基本理论为指导,通过各自的方式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补益五脏和调援精神,从而保证人体的健康。

【平衡阴阳】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指导思想,至今仍然在指导着中医临床。当人体处于阴阳平衡的状态时,中医便认为属于健康的状态,如《素问·调经论》指出的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着一,命日平人。当病邪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相搏,斗争的结果使得阴阳平衡被打破时,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中医则称之为阴阳失调。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华,进补作为中医八法中的补法,也应当依据辨证论治的总原则,实施辨证施补。在中医的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辨证中,阴阳系八纲之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在八纲辨证中,阴阳统帅其他六纲,其中表、热、实属阳;里、虚、寒属阴。

阴阳是互根的。明代赵养葵在其所著的《医贯·阴阳论》中对阴阳互根的理论作了说明,指出: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意思是说阴精(指一切营养物质)是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阳气(指一切生理功能活动)必须依赖阴精的资助。如果没有阴精的资助,生理功能活动便无以产生;而阴精的生成又必须以阳气为之生化。如果没有阳气为之生化,也就不能形成阴精。阴阳之间相互依赖,互生互长。在补益当中必须根据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采取不同的方法,或滋阴、或壮阳、或阴阳双补,以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

【调和气血】

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充盈方能满足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早在《素问·调经论》指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中医认为气在人体中有五大作用:第一,气可以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起着激发与推动作用。第二,气的运行可维持人体的正常体温,因而保证了各组织器官正常的生理活动。这种作用被称为温煦作用。第三,气能够护卫全身的肌表,防御各种外邪的侵袭,起到对疾病的防御作用。第四,气能够维持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的正常运行,营养全身各组织器官。

气还能够控制汗液、尿液等津液的分泌量,对人的津液起到固摄作用。第五,气还具有气化作用,所谓气化也就是气的运动所产生的变化,与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有关,比如食人的食物转化为水谷之精气,而水谷之精气又化生为气血、津液,以及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转化都是由于气化作用。

气作为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它的作用是通过气的运动来实现的。而人体的气的运动变化过程也就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过程。

气的运行方式称为气机。气机表现为升、降、出、人四种形式。气的升、降、出、人正常,人体的生理活动就能正常进行;气的升、降、出、人失常,人的生理活动就会受到破坏,影响人体健康。气机失常可以表现为气虚、气滞、气逆、气都、气陷、气脱等等。结合到脏腑的病变则可以表现为脾气下陷、胃气上逆、肾不纳气等等。

血是人体脉管内循行着的红色液体,和气一样,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血主要靠脾胃消化吸收水谷精微所化生。正如《灵枢·决气》篇所说:

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对机体有营养作用,通过血脉输布全身,为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提供物质基础,从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血还为人的精神活动提供物质基础。血液充足,则人的精力充沛,思维清晰,感觉灵敏,正如《灵枢·平人绝谷》篇所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血与气之间关系密切,气能生血、行血、摄血。

饮食物化为水谷精微,水谷精微又转化为营养物质和津液,营养物质和津液再转化为血液,这当中所有的过程都离不开气的作用。血液生成后的循行和输布,也是在气的推动作用下实现的。气对血液循行的推动一方面表现为对血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气对血液的推动作用保证和促进了脏腑的正常功能,而脏腑的功能又反过来推动了血液的运行。

气不仅能使血液在血脉中正常的循行,同时保证血在血脉中不致溢出,即气能摄血。当气的功能降低或失常时,均对血产生不良的影响,气虚使脏腑功能下降,如脾胃功能减弱,则化生血的功能减弱,造血减少,导致证的发生。气虚时,可导致血行缓慢,严重的会造成血液瘀阻。气对血液的固摄作用减弱时,则会导致各种出血证的发生,即所谓。

各种式,既补气又补血,使气血调和,促进机体对水谷精微物质的吸收,保证气血生化充足,保证了气血的正常作用,使人体的生理功能正常,从而保证人体的健康。

【补益五脏】

人体的亏虚,不论是阴阳还是气血,最终都体现在五脏上。所以中医在注重阴阳、气血补养的同时,十分注重五脏补养。所谓五脏,是指中医根据脏器的形态、功能不同而确定的五种功能器官,包括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功能正常,发挥着藏精的作用,中医谓之五脏坚固,反之则认为五脏亏虚。《灵枢·天年》说:五脏坚固……故能长久。《灵枢·本藏》说:五脏皆坚者,无病。在五脏之中,中医十分强调以脾肾为本。因为人的生长发育和衰老都与肾关系密切。所以有肾为先天之说。先天禀赋好,给人的一生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但有了这样的基础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后天调养和资助。

后天的资助和调养主要是通过脾来实现的。脾的运化功能正常,方能保证人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脾肾之间也就是先天后天之间的关系,同样也存在着相互资助的关系。在调养后天的同时,能使先天的精气得到不断的充实并使之强壮,也就是先天不足的人可以通过后天的调养而转弱为强。正如古代医家所说: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有不足,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这就充分说明了补脾的重要性。

相关推荐

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婴儿湿疹怎么办好得快

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婴儿湿疹怎么办好得快

婴儿湿疹和成年人的湿疹并不太一样,是一种因为过敏导致的变态反应。婴儿湿疹怎么办好得快,首先替换奶粉,有湿疹的宝宝最好喝母乳,母亲要忌辛辣、油腻,喝奶粉的宝宝要立马换成氨基酸奶粉,味道虽然不好但是没有过敏物,治疗婴儿湿疹首先隔离过敏原开始。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主要是药膏、草药清洗皮肤等。

中医可轻松戒烟

国家控烟办主任杨功焕呼吁,调查显示,到2050年,归因的年死亡人数会增至300万。如果我们再不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中国人群的吸烟率和二手烟暴露率,带来的健康后果将是灾难性的。最近,中医针灸成为戒烟的最好方法,那么针灸治疗的效果如何呢?专家建议,建立有效的监测、监督与评价体系,监测使用情况,获取具有全国

中医教你区分体质

、寒凉体质……说到体质,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尽相同,日前,关于体质又有了新分法。我国第一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出台,研究人员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总结出人体有9种体质。那么,你属于哪种体质,在平时的生活、饮食习惯上又该注意什么?1.平和质。特征

阳痿了怎么办怎么治疗?中医壮阳饮神奇

阳痿了怎么办怎么治疗?中医壮阳饮神奇

张力经过多年的拼搏奋斗,事业呈现蒸蒸日上之态,眼看着公司规模一天天扩大,他也渐渐膨胀起来, 过上了有钱人的潇洒生活,老婆、情人一个都不少。但近半年来,他的身体状况犹如午的太阳, 一步步开始下滑。一开始张力不以为然,还以为是自己最近压力大造成的,直到有一天张力感到害怕了, 他居然阳痿了。张力感到

小儿吐奶怎么办?中医按摩穴位吃得下

小儿吐奶怎么办?中医按摩穴位吃得下

这天,我接到一个电话:我的孩子今天满月了。发现她每3、4天就吐一次奶,吐得很厉害,一副要倾其所有的样子, 几乎就是喷射状。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所以很着急。 小儿吐奶是婴儿期的正常现象,根据病因的不同,可分为生理性吐奶和病理性吐奶。 提醒各位家长,一旦孩子吐奶了,首先要

中药大全

最新发布中医中药网站

点赞最多

朱良春-国医大师

朱良春,男,生于1917年8月,江苏镇江市人。经验颇丰,名驰南北,蜚声海外。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从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从医

倪海厦个人介绍

倪海厦个人资料及简介倪海厦院长1954年生于台北,祖籍浙江瑞安,毕业于东吴大学政治系。曾任美国汉唐中医学院院长与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指导教授。倪海厦医师毕生致力于传承与发扬中医经方,运用网页诊疗日志与文

郭生白生化汤配方

郭生白出身于中医名医世家,是第四代传人,从事中医临床60余年,通读中医经典著作,极为重视中医辨证论治,功底深厚,医术精湛,临床疗效卓著,颇得世人赞誉。郭老博采众家之长,勤求古训,潜心研究,结合多年临床

张学文-首届国医大师

张学文,男,生于1935年10月,陕西汉中人,汉族。出生于中医世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届国医大师、中医急症高手。陕西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务院

林巧稚简介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福建厦门人,医学家。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林巧稚

王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教授个人资料

王琦中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院长。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第二届国医大师。王琦个人资料王琦, 是江苏

熊继柏-国医大师

熊继柏, 男,1942年出生,湖南石门县人。国医大师,国家级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聘中医学术顾问。中医临床

石学敏-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

石学敏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取得显著疗效,相关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创建的针灸科床位600张,日均门诊量2000余人次,治疗病种100余种。在全国建48个临床分中心,培养师承人员30余

路志正国医大师

路志正毕生从事风湿病、心肺疾病、中医疑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另擅长脾胃病、代谢性疾病、风湿病、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疾病、心身疾病、眩晕、不寐、萎缩性胃炎、干燥症、白塞氏病、胸痹、痛风、糖尿病等诊治。路志

陈彤云国医大师

    她应用脏腑辨证理论治疗损美性皮肤病,辨证与辨病结合,倡导中西医结合,继承和创新,改进剂型。完善痤疮病多以“热邪致病”的理论体系;提出黄褐斑“斑皆瘀也,有斑必有瘀,久病必瘀,